E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楚鼎 > 第二百八十四章 问世间,情为何物(一)

  汉建安二年秋,太祖破曹操于官渡,宇内动荡,诸侯震怖。
  冬,道路不行,太祖收兵,自以为龙骧虎视,跨陵边疆,指日而马踏中原,苞括四海。故戢武敛翼,抚百姓,示仪轨,开诚心,布公道;兵革既修,四方安然,太祖遂定权制,建为帝业。
  ——李清《晋书.高帝纪》
  官渡之战一波三折,第一阶段河北军与曹军隔河对峙,双方仅有一些小摩擦;第二阶段林宁到来,欲用许攸为反间,导致乌巢大败;所幸河北府库丰盈,林宁又削减战斗人员,坚持不退,第三阶段将计就计,分兵多路,于官渡到许昌的路上成功伏击曹操带队的大汉中央军精锐。虽有李通搅和,没有捉住曹丞相,但经此一役,从夺取中牟到围攻官渡大营再到许昌路上的设伏,曹军折损超过六成,几近一蹶不振。
  曹操逃回大营,心知无力回天,封闭营寨,加强防御,不论河北军如何挑战,皆不回应。林宁领着黑龙营围绕曹营观察,见其旗帜俨然,兵甲整肃,防御紧密,一旦强攻,损失再大也难以奏效。回到本寨,林宁对其他人感叹道:“本以为曹操大败,有机可乘,不想曹操竟能迅速振作,士气未见低落,果然有些门道。”
  随后数日安排攻打,双方不痛不痒地攻防来回,河北军毫无进展,只略略蚕食周边县镇,曹操听之任之,不做理会。因马上入冬,物资运输艰难,将士离家日久,已生疲惫厌战之心,林宁有意退兵。询问众人意见,田丰道:“我军粮草将尽,加之入冬时节天寒地冻,棉衣不足,退兵也是无奈。只是等到春暖花开,道路通畅,尚有三四个月,这许多日子曹贼虽不至于恢复气力,却可以联结诸侯,共同对抗主公。”
  林宁道:“这也是我所担心的。”
  徐庶道:“主公多虑了,官渡大胜,统一华夏不过是时间问题,诸侯惧怕主公强大,交好还来不及,怎么敢捋虎须?再者,益州刘璋自守之徒,绝不会掺和中原战事,荆州刘表、江东孙坚、交州项庄各有龃龉,纵然联合,也是同床异梦。想当年天下诸侯起兵讨董,若无主公奋力死战,恐怕连虎牢关都过不去,而诸侯兵力强过董卓何止一倍?却人人不肯卖力,生怕此消彼长,世上人心不外如此。何况曹操联结诸侯,主公就不会这么做吗?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最好从中取事,主公可遣人送重礼与之,请蜀军和汉中军牵制刘表,如此荆州一路可保无忧。交州隔着荆州,远离中原,项庄没有翅膀,飞不过来,更不用担心;只剩下江东孙坚最有威胁,主公宜在徐州屯兵,先灭曹操,尊奉天子,再南下江东,以中国之众收江东六郡,可谓手到擒来也。”
  林宁喜不自胜,依徐庶之计,下令班师,又命阎忠携礼物出使益州。曹操亦收兵而回,河北军占据白马、延津,并黄河以南大片疆土,曹军无力夺回,更兼人心惶惶,盗匪峰起,兖豫二州黄巾势力竟有死灰复燃之势,河南地界动荡不安。
  此后双方边境多有小股战斗,田丰出计以小股部队袭扰曹操地盘,使其不得安宁。林宁欣然采纳,派大将黄忠、太史慈、麴义、郭援、孙立等人连番出战,冬季出动不了大军,小股部队还是可以的,一时间把整个河南搅得鸡飞狗跳。曹操焦头烂额,几欲吐血。
  而在淮南方向,孙刘联军围困徐州城不下,粮草眼看不支,军心浮动。忽然传来曹操大军败于官渡的消息,周瑜、关羽相顾大惊,急召人手商议对策。
  孙权道:“久战不下,已无锐气,不如退兵。”
  张飞道:“我看还可以再打一打,徐州也不是铜墙铁壁,我们粮食快吃完了,城里的也不会剩下多少。”
  碧眼儿瞥了老张一眼,话涌到嘴边,想想又咽回去。
  蔡氏兄弟惶恐不安,蔡和站出来道:“关将军,周将军,末将有话说。”
  关羽道:“直说无妨。”
  蔡和道:“林太尉并河朔之地,兼关中之利,沙漠臣服,一举而破曹操,海内震动。冬季将近,林太尉定当收兵,如此官渡战事休歇,止有淮南一处烽火,若河北军席卷而来,我联军虽盛,亦不可敌。末将以为,退兵为上,联结诸侯,保全自家疆土,再图后计。”
  蔡中、蔡勋及一批荆州战将纷纷附和,毕竟不是关羽的嫡系,这一闹起来,就等于统一了意见,关羽不同意也不行。张飞气得七窍生烟,指着蔡和吼道:“无胆之徒!河北军难道生了三头六臂不成?龙且一死,淮南诸郡尽皆胆寒,正可北上攻伐,立足中原,似尔等怯懦避战,索性将荆州送了林宁也罢,好过再添战事!”
  关羽虽然生气,对这帮子刘表嫡系也没办法,询问周瑜意见。周瑜沉吟片刻,叹道:“事不可为,退兵吧。”
  张飞不满道:“周郎也做了胆小鬼吗?”
  周瑜道:“纵然士气不落,粮草却已不敷,强行攻战,一旦河北军反攻,不仅保不住战果,还可能将战火烧到荆扬。见好就收,等回去劝农开垦,囤积军资,再与河北军大战不迟。”
  于是两家各自从徐州城下撤兵,荆州兵从水路而来,再从水路而回。江东兵在周瑜调动下徐徐撤退,临走前还将俘虏的糜芳送还,以表善意。下邳地方的孙刘联军转眼间撤得干干净净,江东兵只占住广陵不动,加强防御,看来是准备长久经营广陵,下次北伐作为跳板。
  河北军能保住淮南,高顺居功至伟,林宁嘉封其为镇东将军领徐州牧,假节钺如故,坐镇淮南,全权负责五郡战事。随后又下命令:伺机夺回广陵,威逼孙家的老巢吴郡。
  高顺手中握有三万多幽州精锐,又有淮南县军数万,合计七万余人。然而高顺深知南下靠的不是步卒,而是水师,遂在洪泽湖建立船队,训练水手,对江东之地虎视眈眈。
  淮南军多次进伐广陵,奈何周瑜亲自坐镇,江东军上下用命,高顺不能攻克。双方在互有胜负之后,展开对峙,高顺登高观望江东军水寨,叹其整肃有序,深感淮南水师之不足,此后安心固守,加紧训练水师不提。
  再说曹操官渡败北,回到许昌后军报频来,不是这地方起义就是那旮旯民变,甚为烦闷。又因失陷荀彧,生死不知,更感时局艰难,无知心之人,叹息不已。
  这天程昱、荀攸联袂求见,曹操请入,荀攸开门见山道:“眼下民心思变,朝廷动荡,丞相有何打算?”
  曹操道:“荀公达何以说的暧昧?眼下不是朝廷动荡,而是旦夕倾覆。本相没什么打算,只待河北军来,战至一兵一卒,玉石俱焚!”
  “丞相不可!”程昱忙说,“局势尚未到不可挽回之境地,如今林宁胜了一阵,朝廷内外多有非议,丞相若失了雄气,天子百官、黔首走卒何以安之?今天下分崩,林宁最强,官渡大胜,因冬季来临而退兵,至多还有三四个月可以利用。昱以为,当对内严整朝纲,不可心慈手软,对外联结诸侯,共同对抗林宁。”
  曹操道:“纵诸侯联合,恐怕也不是林宁对手。”
  荀攸接过话头道:“林宁以一己之力对抗天下,纵然强盛,不能长久。不过,丞相可做两手准备,当今天下刘表、孙坚世之人杰,不易图取;项庄远在交州,鞭长莫及;唯有西蜀刘璋,暗弱无能,丞相可遣使带朝廷旨意,送以重礼,封刘璋为蜀王,言明其后走投无路,来蜀地投奔。想那巴蜀之地,疆域广大,人才如云,若中原不得立足,丞相设法取了巴蜀,以此养成气力,日后定能卷土重来。”
  曹操眼前一亮,复又犹豫道:“刘璋无尺寸之功,封为蜀王,恐难堵天下人悠悠之口。”
  荀攸笑道:“刘璋本是汉朝宗室,封王本无不可,不过也不能轻易封王。要对那刘璋说,只有尊奉天子,支持丞相,供给朝廷赋税才能封王,刘璋一定高兴得手舞足蹈,没口子答应。”
  曹操大喜道:“公达真不愧本相谋主也!”
  这时程昱道:“丞相,若给刘璋封王,刘表也需封王。前番刘表响应丞相出兵淮南,丞相许诺封为楚王,这次情势危急,一旦不给刘表封王,恐其袖手旁观,反助林宁。”
  曹操叹道:“那就封吧,当此之时,有一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
  建安二年冬,大汉丞相曹操分别遣使到荆州、益州,封刘表楚王、刘璋蜀王,以荆襄九郡为楚国、益州十二郡国为蜀国,建宗庙立世子。二人欣然接受,并遣使到许昌朝贡,刘璋急不可耐地和曹操订立盟约,全不顾林宁派出的使者阎忠苦苦劝说,刘表随后也与曹操结盟,名义上归附中央。
  无奈之下,阎忠转道汉中,面见张鲁游说。
  不久,许昌发生动乱,国舅董承并种辑、吴子兰、王子服、吴硕等人密谋除掉曹操,泄露后遭到诛杀,董承被满门抄斩,包括贵为贵妃的董承女儿董氏。曹操趁机对朝堂进行大清洗,牵连大批无辜者下狱,皆在三日后于郊外河岸问斩,一时死尸枕籍,河水不流,尽成赤色。

(https://www.eexsvv.cc/155402/14011679/)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