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曹操的韧性,林宁从无丝毫怀疑,所以田丰说出“劝降”的第一时刻,他的心里马上激起反弹:曹操会投降?痴人说梦吧!
田丰不这么想,他指出,曹操身处四战之地,刘表、孙坚虎视眈眈,好不容易有个刘璋还离得太远,如果河北军压过去,曹操精锐丧失大半,绝无胜算。在此之时,以大义相召,曹操未必就肯死磕到底。反正明面上老曹没做太过分的事,挟天子以令诸侯完全可以说成奉天子以令不臣。
这让林宁想到了曹操起家时,被吕布偷袭老巢,一度狼狈不堪形势绝望。有人劝他从依附袁绍改为彻底投靠,袁绍同时来信让曹操送家小到邺城,名为保护实为挟制,曹操犹豫之后也想这么干。原因嘛,一方面是吕布的强势,兖州丢的只剩三城,人越打越少,军粮也无从补给,如果战争失利,一家老小全部要上断头台,哪里还顾得上是不是要给袁绍当狗?另一方面则是曹操长期依附袁绍带来的底气不足,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的曹操,必须在原有规则下生存——依附士族而不是利用士族。
但曹操毕竟是有大智慧大毅力的奸雄,正如关羽水淹七军遍地叛乱,老曹焦头烂额头脑发热想要迁都,被人一劝就冷静了。经过程昱的陈谏,曹操意识到一旦当了袁家的狗,一辈子的抱负也就完蛋了,还不如拼死一搏,这才守得云开见月明。
换到林宁身上,曹操会不会放弃辛苦打下的基业,转而拾起“征西将军”的热血梦想呢?林宁不敢保证,但想想自己连公孙瓒、袁术、刘虞、陶谦都能接受,没有不能接受曹操的道理。
“依田公所见,应派何人去许昌走一趟?”
“崔季珪可也。”
“谁人副之?”
“黄文烈可也。”
林宁有些恍惚,黄叙黄文烈,当年和自己算是情敌,结果虞姬嫁给了刘德然,他娶了吕玲绮,黄叙则在之后成家生子。都是孽缘啊,不过此时心境较之从前,大有改观,林宁早已过了不惑之年,距离知天命也不远了;所谓情情爱爱,激情不再,对虞姬改嫁已经释然。就是不知道黄叙如何,林宁见过黄叙夫人,漂不漂亮且不说,和虞姬颇有几分神似,不禁暗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是痴人无数。
“如此甚好,遴选甲士,护送季珪先生和黄文烈南下,尽人事听天命,说不通就回来。”
众人轰然道:“主公英明。”
议事毕,林宁回转后堂,刚进去就被一只手扯住耳朵,哀嚎道:“疼,疼!”
“多大了?长的漂亮吗?嗯?”吕玲绮咬牙切齿地说。
林宁拨开素手,揉着耳朵道:“都听到了?”
后堂除了吕玲绮,还有林嫣,前者怒气冲冲,后者抿嘴偷笑。林宁一摊手,说:“玩笑话,别当真。”
吕玲绮鄙视道:“你的那点小心思我还不知道?就是……就是……”
林宁想也不想接口:“司马昭之心。”
“司马昭?那是谁?”
林宁一顿,勉强道:“口误,口误。”
吕玲绮道:“老爷,你怎么了?脸色刚才还好好的,突然就变得很难看。”
林宁笑了笑道:“我有点事忘了,去武公府上一趟,你先歇着。嫣儿,今天别回去了,就在爹这里住,正好陪陪你三个娘。”
林嫣和吕玲绮对视一眼,乖巧道:“都听爹的。”
武涉回到府上还没坐稳,听门人报告太尉造访,心中奇怪:难道还有什么事忘了交代?
林宁一进来武涉也注意到脸色不对,问礼之后,林宁直接道:“武公,你可听过河内司马氏?”
“河内温县的司马氏?”
“正是。”
“主公问这个做什么?”
林宁背着手在大厅里走来走去,神色阴晴不定:“那武公肯定知道,司马家族的主事人司马防育有八子。”
武涉道:“涉掌军国机密,凡天下大族,皆有了解。司马家为中原豪门,结交广泛,司马防博学多才,耿直忠正,多有称道,其下八子,最小的司马敏还在襁褓之中,最大的司马朗已经二十六岁。主公可能忘了吧,前些年涉与沮公与、田元皓制订了一批人才招揽名表,呈与主公过目,其中就有司马防和司马朗。近些年天子流离辗转,司马家族一直在朝,随朝廷奔波。韩滔短暂的执掌朝权期间,天子被王司徒营救东归,朝廷分崩,而后曹操奉圣驾到了许昌,司马家族被困关中,现在司马防闭门谢客,涉曾以主公的名义对他进行征召,皆被拒绝。”
林宁听了半天,一点没听到想听的,摆摆手道:“且住,司马防第二个儿子司马懿,武公知道多少?”
武涉挠挠头道:“司马懿?没怎么听说过,和他的父亲、大哥相比,这人着实没有名气。”
林宁心想:那是你不知道他的厉害,按年龄算,司马懿就算没成年也有十五六了,古代又没有现代门科繁杂,需要学习的无非是那几门,十五六岁完成学业是很正常的,除非是继续深造。
“武公,我有意征召司马防、司马朗、司马懿……哦,司马防的第三个儿子司马孚应该也完成了学业,我想让父子四人一起进入幕府。”
“那授予何职为好?”
“司马防为东曹,司马朗为记室令史,司马孚为阁下令史。”
这都是太尉府属官,东曹主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及军吏,记室令史主章表呈送,阁下令史主威仪,都是很有权力的官位,对司马家族来说怎么也不算侮辱。武涉捋着胡须点点头,注意到老大漏了一个人。提醒道:“那司马懿呢?”
林宁沉吟不语,武涉看他表情古怪,有草菅人命的倾向,若有所悟。
“司马懿,司马懿……罢了,录为中尉,观察一段时间能用则用,不然……”
武涉眼观鼻鼻观心,不去看林宁狰狞的一面,心想:主公对这个司马懿好像意见很大,以后得多注意一些。
中尉并不是太尉府属官,掌管治安、纠察,汉武帝之前负责京师治安,属于武职,权力很大。自汉武帝设立执金吾,中尉遂废,林宁这是恢复中尉之职套给司马懿,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
崔琰和黄叙完全是不同世界的人,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思想认知。
崔琰出生于钟鸣鼎食的世族家庭,就算受了儒家熏陶,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在待人接物上还是常常流露出高人一等的派头。这也是林宁最讨厌的,因为林宁前世就不是红色贵族,也不是大商大富的家庭,属于真正的“百姓”。一个人的思想三观形成和他的阶级以及成长环境息息相关,林宁从不以自己的阶级为短,既然来到了这个野蛮儒雅的时代,他已经走到这一步,那就试着改变。凡是幽州制度治下的世族豪强,林宁一向秉承着“能团结就团结,不能团结就去死”的态度,合作我给你利益,不愿意合作那别怪我下黑手;林宁知道任何传统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扭转的,他也发现活不到新秩序建成的那一天,更害怕死后一切回归原位,但他还是要做。
人不能因为一百年两百年的无法改变就颓废,林宁既然见识到了两千年后的人类文明,就愈发难以融合汉朝的环境。
与崔琰正相反,黄叙既不是世族也不是豪强,比普通老百姓强一点,也强不到哪儿去。黄忠一直蹉跎到三十来岁,才混个芝麻大点的小官,有再大的本事也受不到重用。三国时代门阀时代鼎盛,实行部曲制,固然士兵战斗力很强,却也堵塞了向上的道路。幸好林宁来了,把黄忠当宝贝,黄舞蝶嫁给楚军元老卢三也让黄忠更进一步,得到了林宁的提拔重用。
黄叙的晋升之路比较稳健,没有一步登天,先做了田丰的属吏,然后下放外州地方干具体政务。这两年又调回幽州,因为改革的原因,林宁大力任用年轻人,希望他们的朝气蓬勃可以更快冲破藩篱。
命令下达,崔琰和黄叙作为正副使者出使许昌,以最大努力劝降曹操。
两人反应不一。
崔琰对其他人说:“孟德此人,有超世逸群之才,求贤若渴之心,奈何时势不遂,妄而挟持天子,颐令诸侯,一步错步步皆错。今主公意图降服,吾以为无望,孟德虽败,尚有一战之力,麾下文武,一时俊杰;再败可退而向南,怎会将身家性命委于他人?”这也就是林宁宽容,换个老板老崔敢这么说,不被弄死才怪。原史他就是因为一句“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被曲解而死,受了各种非人折磨,但他是儒生性子,不是就不是,到死也没有认所谓的罪行。
黄叙琢磨了这个任务半天,对来省亲的妹妹黄舞蝶说:“曹操未必不可能投降,九州幅裂,四方扰动,太尉大人扫平中西,沙漠俯伏。曹操本为汉室臣子,如今依然是汉臣,至少名义上是这样的,以顺来归,总比以后战败,累及家族要好。”
(https://www.eexsvv.cc/155402/14011675/)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