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楚鼎 > 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统华夏(二)

  这是怎么一回事?
  你以为项庄是大汉朝的忠臣孝子,不敢违背祖训就错了,大错特错。项庄纯属对封号不满,拒绝之后立马上表,不要做广王,要做就做楚王,并要求刘表也就是现在的楚王改封鄂王。
  曹操傻了,他是真没想到还有人在这上面挑三拣四!而且要人家刘表改封,凭什么?你项庄的脸大?于是朝廷下旨狠狠申饬了一番项庄,并强调不会改封。
  结果……结果项庄过几天筑坛设旗,昭告天地,自封为楚王,定都桂林,简单来说就是不经过朝廷允许擅自称王了。不过项庄没把事情做绝,听从贾诩、郭嘉的建议,仍尊奉大汉皇帝为正朔,并指称刘表是“伪楚王”,于称王第二天就宣布北伐。
  别说给曹丞相助力了,项庄和刘表一打起来,整个南方都不太平。张鲁因为林宁的引诱对刘璋虎视眈眈,孙坚坐山观虎斗,可能北上也可能西进,简直乱成一锅粥。
  说回林宁,对项庄的做法服气极了,他理解项庄为什么要做楚王,这是项氏一脉的传承,不容亵渎。林宁认为自己传承了西楚的精神,并假以改造,所以没必要用以前的旗号,底下人也都默契地遵守“一朝天子一朝臣”原则,既然林宁做主,不可能抱着从前的一切不放。
  南方的混乱对幽州高层来说,是大大的好事。离曹操最近也是最有诚意结盟的刘表,被项庄捅了一刀,肯定没精力给曹丞相输血;曹军的实力短期内恢复不了,河北军即将南下,大势不可逆转,统一北方看来不会遇到过强的阻碍。
  “晋公,司马防和他的三个儿子到了。”
  许褚进来报告,林宁抬头看了一眼,敲敲案几道:“好,我知道了。”
  许褚无言而退,独留林宁坐在那里,处理了一半的公务推到一边,开始思考事情。知道历史走向的人,对司马懿不可能不另眼相待,林宁也不例外,司马懿到底是一开始就存有野心,还是因为曹操的怀疑而朝不保夕做出的反击,他不关心。他关心的是司马懿这个人太聪明了,能不能驾驭?一旦驾驭不住,可就是一场祸事。
  第二天司马防一家到太尉府报到,林宁和徐庶、沮授、刘晔、顾雍等人坐在那里,眼神充满审视。司马防海内名士,林宁为了表示礼貌,在庭院台阶下迎接,以他的身份,这个面子是给足了。
  司马防和三个儿子依次见礼,这才进到大堂。林宁转回坐下,眼睛不自觉地放在司马防身后某个青年身上,《三国演义》上说司马懿“鹰视狼顾”,有背叛之相。他没看出来,反而觉得“颇有几分姿色”,司马懿长相儒雅,顾盼之间神采飞扬,正是意气风发的黄金年华,总体来说林宁对他观感不错。
  “林宁不才,久闻司马公乃天下大贤,相见恨晚。今既到府,林宁迎接迟迟,还望司马公多多见谅。”
  司马防是真没想到晋公这么客气,先前的征召可是很不客气,反差有点大,反应就慢了一拍:“晋公折煞老朽了,老朽已是风烛残年,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幸得晋公垂青,敢不效犬马之劳!”
  林宁大笑,接下来对四人的任命重申一遍,司马防为东曹,司马朗为记室令史,司马孚为阁下令史,都是太尉府属官。唯有司马懿,履任中尉,纠察幽州城内外治安,官大权小,没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司马懿谢恩之后,忽然高声道:“晋公,下官有事禀报。”
  林宁看看左右,命司马懿上前,很亲切地问:“仲达尽管说来。”
  于是司马懿把昨天在哨卡的见闻一五一十叙述一遍,还从怀中取出那封书信:“晋公明鉴,这封信的内容是与曹操私通,却未指名道姓,由那军士搜出,实是栽赃陷害。”
  顾雍过去拿了信,林宁道:“不用给我,师兄念给大家听听。”
  顾雍取出信笺,展开念道:“伏惟陛下圣明天断、丞相英明天启:今有国贼林宁,妄称公爵,祸乱河北……”
  司马一家都跪了下来,徐庶等人却面带笑意,相互之间挤眉弄眼。林宁等顾雍念完,拍拍手,一员顶盔贯甲的雄武大将从庭院里登上台阶,到了堂前板板正正向所有人行礼。
  司马防等人一看,不是昨天那个军头又是谁?
  林宁道:“吾闻司马公二子司马仲达有异才,特派人相试,仲达不畏强权,此中尉之职,可以胜任。”他对大将说,“定公,与司马中尉赔罪。”
  “末将吕岱,字定公,司马中尉,昨日得罪了。”吕岱朝司马懿拱手。
  司马懿似乎吃了一惊,连连道:“不敢当,不敢当。”
  林宁道:“既然误会解除,稍后我摆宴为司马公和三位公子接风洗尘。”
  司马防同三个儿子致谢,林宁在后堂摆上酒席,亲自向司马防敬酒,气氛融洽。连徐庶、沮授等人也都屈尊给司马朗、司马孚这样的后辈敬酒,让这一家子除了司马懿,都觉得先前林宁征召他们,充满诚意。司马懿和吕岱相邻而坐,两人推杯换盏,似是捐弃前嫌,司马懿道:“吕兄现居何职?”
  吕岱道:“不才忝任执金吾、安西将军。”
  司马懿大惊,愈发恭谨道:“吕将军年轻有为,懿惭愧。”
  吕岱笑道:“可惜只是闲散的将军,晋公答应我这次南下有我的一份,不然我这个将军到死都上不了战场。听说仲达精通兵法,智虑深远,不如我向晋公举荐,你和我一同出征。”
  司马懿摆手道:“将军太高看懿了,懿从小读的是四书五经,根本没看过兵法,让我去打仗,是万万行不通的。”
  一道视线忽然转过来,林宁扫了司马懿一眼,面色不动。司马懿抬头接触到晋公灼热逼人地眼神,心头乱跳,就比如一个人光溜溜的呈现在另一个人面前,什么秘密都藏不住。
  晋公好像很忌惮我?司马懿想,这话不能对别人说,他现在就一无名小卒,这种话说出来只会惹来嘲笑。
  殊不知林宁此时在心里想:司马懿你就装吧,还不懂兵法?不懂兵法你能擒孟达、平辽东、拒蜀汉?看来这老小子对我还有戒心,我得慢慢来……
  战报说来就来,曹操派捕虏将军李典率兵三千,夜袭白马延津,白马由于禁守卫,延津则是张燕镇守。曾有人建议林宁把这两个降将调到后方观察一段时间,不要一上来就放在要害位置,林宁没有听从,并说:“文则是个英雄,我既然用之,就不会怀疑。”
  李典兵进神速,张燕猝不及防,丢了延津,仓皇逃往白马寻求于禁帮助。于禁沉着冷静,一面派人向后方报信,一面加固城防,准备坚守。
  战报一到,首先讨论的竟然不是如何应敌,一群人先怀疑起了于禁的忠诚度。更有甚者怀疑这是于禁和曹军里应外合,准备诱使援兵抵达,然后一举歼灭。
  林宁拍案道:“都给我住嘴!我相信文则,我不负他,他也定不负我!参谋部,以救援白马为核心,马上制订计划。”这才把汹汹之声压了下去。
  确定了方向,幽州高层的效率马上提速,任命安西将军吕岱为先锋,刘晔为军师,统领五千步骑驰援白马。林宁考虑半天,任命司马懿为军师从事,随同出征,还特地把刘晔叫到一边嘱咐道:“好好培养司马懿,另外,好好监视司马懿。”
  司马懿不想去,还把自己不通兵法拿出来说事,但林宁态度强硬,断然道:“人非生而知之者,敏而好学为最优。不会可以学,以仲达的卓越天资,将来纵横沙场,为大汉扬威海外,也是一桩美事。”
  司马懿没办法了,临出征前一天,林宁又把顾雍调进队伍,和刘晔一起教导也是监视司马懿。既然军师都这么多了,索性给吕岱配了数员大将:梁纲、乐就、雷簿、陈兰,都是袁术所属。
  白马之战是河北军发动决战的序幕,林宁倒没想到曹丞相先动手,难道还想先发制人?就曹军那点家底,经过官渡之战的折损,除了玩游击战,大规模决战都捉襟见肘了。
  五千大军誓师出发,路上刘晔问司马懿:“仲达,依你看来,曹操为何突然动兵?”
  眼下是建安三年开春,河北军动员完毕,月内就可以南下扫荡兖豫,所有人都以为曹操要么坐以待毙,要么凭借城池坚守,等待孙坚、刘表从其它方向救援。就是没人想到曹操敢先动手,果然胆识非凡,要不人家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司马懿道:“学生愚见,曹操是被迫出兵,因为他不出兵,用不了多久也要和我河北雄师对阵。且学生有一个想法,曹操是在以退为进,主动出兵,正说明他不想和河北军正面对决,而是要跑。”
  “跑?”顾雍凑过来说。
  司马懿肯定道:“听闻曹操在年前对刘璋多加笼络,又是封王又是送礼,如果学生料的不错,他的目的是在战场上拖住我军,然后借道荆襄退往益州,夺取刘璋基业休养生息,然后卷土重来。”

(https://www.eexsvv.cc/155402/14011667/)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