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翻了个身,动作算不上利落,带着几分慵懒与随性,单手撑着自己的脑袋,另外一只手在空中轻轻挥动,招呼着朱瞻基过来,嘴里还念叨着:“来来来。”
朱瞻基一脸好奇地凑了过来,他微微躬身,凑近朱棣身旁,眼神中透着关切。
朱棣则是很小声地说道:“我这几天呐,总是梦见你太奶奶。”
说到这儿,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深邃而悠远,仿佛陷入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之中。
过了片刻,朱棣长长的叹息了一口气。
而后他又缓缓开口说道:“这可不是好兆头啊。我还有那么多的事情没做,我现在不能死。”
朱棣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斤重,沉甸甸地压在朱瞻基的心头。
朱瞻基紧锁着眉头,一脸担忧地叫了一声:“爷爷。”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关切,此时的他,完全收起了平日里的锐气,一心只担心着朱棣的状况。
朱棣伸出手指,开始一件一件地数着未完成之事,说一件事情收回一根手指。
“你看,要迁都回北吧,要把永乐大典修完,要击破阿鲁台部吧,至少打出五十年太平,得把大位稳稳的传下去,绝对不能再闹笑话。”
朱瞻基笑着看向朱棣很是自信的说道:“爷爷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您直接都说出来,孙儿帮你一并做了。”
朱棣淡淡的笑了笑,那笑容中带着一丝调侃,说道:“猴崽子着急了?”
他看着朱瞻基,眼神仿佛能够洞悉一切。
朱瞻基立马变了脸色,一脸诚恳地说道:“爷爷,我这不是想让您安心养老吗,总不能让您一代人把三代人的事情都做完了,那我们这些后世子孙该做什么。”
他知道此话的严重性。
朱棣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子孙从他手中再把江山给夺走。
即便是皇上从小一手培养的好圣孙也不行。
朱棣轻笑了一声没有说话,他微微闭上眼睛,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而他之所以会这样问,完全是因为觉得朱瞻塙是个威胁,这个想法在他心中已经盘旋了许久。
毕竟赵王乃是汉王党,二人手握军权,势力不容小觑。
朱瞻塙掌管神机营和北镇抚司。
神机营乃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之一,掌握着先进的火器装备;北镇抚司则是专门处理涉及朝廷官员的大案要案,朱瞻塙知晓天下隐秘,若是他调动天下锦衣卫,后果不堪设想。
朱棣忍不住在心中暗自思忖,若是自己死在了战场上,太孙朱瞻基恐怕根本不是朱瞻塙的对手。
以朱瞻塙的手段和野心,若是他发起狠来,用不上三天便能拔除太子的根基,到那时,这大明的江山恐怕就要陷入动荡之中。
朱棣越想越觉得忧虑,尽管他深知帝王之术讲究制衡,可朱瞻塙的势力已经隐约要超出了他的掌控范围。
即便到了现在,太孙在朱瞻塙手上处处吃亏,但这臭小子年轻气盛,愣是没叫过委屈。
朱瞻基平日里在朱瞻塙面前吃了不少暗亏,却从未在朱棣面前抱怨过一句。
朱棣无奈地叹息了一口气。
然而,他并没有多说其他的,而是话锋一转,继续聊家常一般说道:“我派马保修造大海船,沿海而上,与南洋诸国交往寻找建文。”
他的声音很轻,却又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凝重,仿佛这件事承载着他多年来的心事与执念。
朱瞻基认认真真地听着,他深知此事乃是朱棣心中的一根刺。
听到此处,他一脸疑惑地看着停下话语的朱棣,心中满是不解,不明白朱棣为何在此时提起这件事,而且言语之间似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朱棣若有所思地看着朱瞻基,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最近吃亏了吧。”
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一语道破了朱瞻基近日来的遭遇。
朱瞻基心中微微一怔,随即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未曾吃亏,只是遇到些许小问题。”
他并不想在朱棣面前过多地提及自己的困境,一来不想让朱棣担心,二来也不想暴露自己在应对这些事情时的无力。
朱棣轻笑了一声,那笑容中带着一丝了然,他自然知道朱瞻基在强撑着。
他深吸一口气之后说道:“老三家的那小子有些本事,手中有实权不怕暴露身份。锦衣卫也是人,也会巴结上司。”
朱棣微微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接着说道:“你待会去领一队大内侍卫供你驱使。”
朱瞻基顿时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他怎么也没想到朱棣会突然做出这样的安排。
大内侍卫乃是皇帝身边最精锐的力量,如今竟然让自己随意驱使。
朱瞻基满脸兴奋的跪在朱棣面前,一脸感激地说道:“多谢爷爷。”
朱棣轻轻叹息了一口气说道:“要是把这两件事情办妥当了,我也就不做噩梦了。想找到建文,你还得多接触接触老三家的那个猴崽子。”
话没有说的太过于透彻,但朱瞻基这么聪明必然能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朱棣此举,无疑是在暗示朱瞻基,要借助朱瞻塙的力量去探寻建文的下落,同时也是希望朱瞻基能够在与朱瞻塙的周旋中,逐渐成长起来。
朱瞻基仔细地想了想,心中对朱棣的意图已然明了。
而后,他对着朱棣拱手抱拳,态度诚恳地说道:“孙儿明白。”
朱棣再次轻叹了一口气,目光中满是期许的说道:“一定要找到建文,请他回来。”
对于建文,他有着愧疚,也有着对江山社稷正统延续的考量。
当年那场靖难之役,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在朱棣心中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痕。
如今,他希望能够弥补当年的过错,让建文回到大明的权力中心,即便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回归,也能让他的内心得到一丝慰藉。
朱瞻基郑重地点了点头,他感受到了朱棣话语中的沉重。
看着朱棣略显疲惫的面容,朱瞻基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心酸。
朱棣则是目光略显疲惫的看着朱瞻基,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期望都倾注在好圣孙的身上。
他缓缓说道:“若是你能见到建文,我又已经死了,一定要好好待他。替我求个谅解。”
此时的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一个满心愧疚、渴望得到谅解的老人……
(https://www.eexsvv.cc/151117/36792860/)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