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普,战局对我们太不利了,我们必须重整我们的部队,否则我们的战士根本无法应对这种两面夹击的战局。”禄东赞搀扶着松赞干布提议道:“将王旗升起来吧,让我们的勇士朝着我们这里汇集。”
“收兵!”松赞干布也知道此时想要重整部队,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自己的王旗升到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地步,这样陷入乱战中的吐蕃士卒才能分辨出方向,向松赞干布的位置靠拢。
但道理是相通的,吐蕃的士卒看得到,那么唐军自然也能看得到。
尤其是有新生力量的加入,且渴望建功立业并占据上风的唐朝士卒在发现松赞干布的身影以后,也会不顾生死的向着松赞干布的方向涌来。
这片土地,将会化作血腥的绞肉场,待到来年开春以后,这片土地发芽的植物会因为营养充足的原因长得格外的茁壮。
“赞节!”松赞干布说道:“你带着我的亲卫将这座高台守住了!你家赞普的命,就交给你了!”
“请赞普安心上高台,赞节跟随您在高原上南征北战可有一次辜负了您的希望?”松赞干布的的亲卫队长,出身雅隆部,也就是松赞干布本部部落的赞节,向来自喻为吐蕃军中的第一勇士。
若不是松赞干布身体抱恙,他本该冲锋在第一线的,不过也多亏了没有冲锋在第一线,让他可以保护自家赞普之余,还多活了一段时间。
“好!不愧是我雅隆部的第一勇士!”松赞干布看着眼前的木制高台,抱着被燃烧的高台烤成吐蕃薯的风险,攀爬向上。
随后,松赞干布的王旗和他那强撑着病体发出的声音在这片战场的上空回荡。
“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
在战场上,以自己为箭头带着部曲撕裂吐蕃军队防线的李彦仙、张议潮齐齐朝着高台上的人,以及那个升起的吐蕃王旗看去。
红边白底的长方形旗帜上绣着一只鲜红的狮子,在狮子两侧,还有日和月。
狮子在藏族文化中是力量和权威的象征,日月图案在藏族文化中代表永恒和神圣。
胆敢用这些标志作为旗帜的,必定是吐蕃的赞普无疑了。
几乎在一瞬间,整个战场的流动都开始逆转了,不管是吐蕃士卒还是唐朝士卒,都像是被旋涡吸住的海水一样,不断的朝着那个真空区流去。
而松赞干布站在高台上,看着下方象征着唐朝的黑色占比逐渐变多,象征着吐蕃的红色在逐渐的变少,这让这位高原上的枭雄,几乎要落泪了。
吐蕃因为他的鲁莽与愚蠢,可能要几十年都没法抬头了。
“什巴神啊,怜惜一下您的子民吧。”一向信自己的松赞干布第一次如此诚心诚意的向着吐蕃的主神祈祷。
可不知道是不是吐蕃人的信仰不够真诚,还是说什巴神也自身难保了,松赞干布所祈祷的转机始终没有出现在他的面前。
“好儿郎,你值得死在我的刀下。”张议潮看着军阵前,那个仗着个人勇武左突右撞的吐蕃勇士,大喝道:“蕃贼!报上名来!”
“我是雅隆部的赞节,唐朝人,你的名字是什么。”赞节看着格外雄壮的张议潮,也知道自己遇到了唐军的将领。
“我乃大唐帝国右神武统军,敦煌张议潮。”张议潮朝着迎面撞来的赞节喝道:“到泰山府君面前,你便报这个名号就好了。 ”
“你们蕃贼的命,我张议潮便是背上百万条又能如何!”
锵!
两人的第一回合交手,赞节只觉得自己的手被震的发麻。
两三回合以后,赞节发现对面这个唐朝将领似乎很熟悉吐蕃勇士的武艺,他有一种被张议潮看穿的感觉。
撕拉~
刀子划破肉体传出撕破布匹一样的撕裂声。
赞节死了。
这个吐蕃的第一勇士,连在张议潮的手中走过五招都做不到。
“你这样的武力,即便是在唐朝,也是属于无人能挡的水平吧?”赞节在失去意识前,这句话在他的脑海中回荡。
可在他倒地以后,张议潮的目光就不再看向他,而是看向那个载着松赞干布的高台。
“蕃贼的手感还是这样好啊。”张议潮感受到赞节的血溅到自己身上以后,整个人的的情绪再度高涨:
“汉家旌帜满边庭,胡虏望风皆远遁。
铁骑突出刀枪鸣,鼓声雷动震乾坤。
阵云开处见明月,壮士欢歌饮美酒。
凯旋归来朝天阙,献捷龙颜笑开颜。”【《破阵乐》张议潮】
高台上松赞干布,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眼前的唐军越来越多。
“唐朝军队的战斗力居然这么强悍吗?”松赞干布有些理解突厥他们为什么会败在唐朝手里了。
原来不是因为他们菜才输给唐朝的,而是因为唐朝实在是太强了!这才显得突厥如此的弱鸡。
........
“我们就这样跑了,真的好吗?”郭开看着一言不发,只是埋头狂奔的尚庸说道。
“别说话,快跑,跑慢了,那可就真跑不掉了。”尚庸看了郭开一眼,提醒到:“只要我们回到了吐蕃,我就能做我的赞普,你就能做你的大相。”
“如此光明的未来在等着我们,你难道就要留在那里,陪着松赞干布一起死吗?”
“我们这些吐蕃人可能不会死,因为唐朝的皇帝喜欢看我们跳舞,你呢?你这个唐朝人,入仕吐蕃以后又被抓了回去,难道唐朝还有你的活路不成。”
活路?
郭开猛地一激灵,要是能够见到李承乾,他活下来并不难,虽然他任务没有完成,但是总归是有苦劳的,用苦劳换一条命还是可以的。
就怕他还没有见到李承乾,就被唐朝的士卒当作唐奸给砍了,那他可真的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
“回吐蕃!”郭开也开始不再说话,只是埋头狂奔。
死腿!快跑啊!跑慢点命都没了了!
吐蕃未来的赞普和大相,这两位吐蕃的贵种,在这一刻,抛开了所有后加的身份以后,他们和普通人,似乎一模一样。
............
“李彦仙与张议潮合兵,大破吐蕃,逐其出唐境,复取吐谷浑、党项之地,设四镇,初归安西都护府,后为封地,封王建制。”-《旧唐书-弘化诸王》
(https://www.eexsvv.cc/149935/11901368/)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