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疯批史官,请女帝赐死! > 第120章 此子竟有故人之姿!

  我若开口,身死族灭!

                  轻飘飘一句话,却饱含无尽的酸楚。

                  陆川怔怔地看着眼前之人,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张遮似乎也知道自己死期将至,而眼前之人是他唯一钦佩的同辈,索性打开了话匣子。

                  “我张遮年少成名,三岁识千字,九岁始撰书,十四岁凭文章天下闻名,十七岁进士及第,被先帝爷钦点为探花郎……”

                  话说到这儿的时候,张遮眼神里面却充满了落寞。

                  “探花探花,屈居人下,可你知那状元和榜眼都是谁吗?”

                  陆川下意识地摇了摇头,他确实不了解,也没这闲心。

                  “状元乃大儒高徒,榜眼乃权相之子!”

                  张遮眼中满是不甘,“事后我看过他们二人的文章,皆不如我!”

                  听到这话,陆川并不感到意外。

                  他之前就说过,大乾科举充斥着不公,连张子仪这样的大才都被逼着北奔入秦,可想而知这里面的黑幕何其之多。

                  而且当时是先帝即位三年,正值山海关战役期间,权相也不是李肃卿,而是李肃卿的恩师,可想而知那一年的科举,会是何等黑暗。

                  即便如此,张遮却凭借个人才华,硬生生地从这些学阀子弟、膏粱子弟中杀出一条血路,被先帝爷钦点为探花郎,足以见其自身才华,绝不是虚的。

                  “从那一刻起,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世间从无什么公平可言,科举都是如此,更遑论其他?”

                  话说到这儿的时候,张遮忍不住苦涩一笑。

                  “世人皆知,大乾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北秦与门阀共天下,而南楚与贵族共天下!”

                  “可时至今日,文风鼎盛的大乾,又与北秦、南楚有什么区别呢?”

                  “贫民子弟寒窗苦读数十载,却终究敌不过膏粱子弟的背景与关系,科举沦为利益交换场,连先帝爷这样的盛世明君都不得不妥协……贫民子弟还有什么出头之日?”

                  听到这话,陆川再次身子一颤,他只觉得心脏被一双大手狠狠攥紧,连呼吸都有些困难,快要喘不上气来。

                  “我所求的,不过是公平二字罢了。”

                  “既然大乾吏治混乱,纲纪不存,那我张遮就要为大乾重塑朝纲!”

                  这一刻,张遮眼中满是野心,赤裸裸,不加任何掩饰。

                  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本就是天下士子的一致想法。

                  “但是在此之前,我需要执掌大权,否则都是一纸笑谈罢了。”

                  张遮看向陆川,丝毫不加掩饰。

                  “所以我接受了李肃卿的拉拢,转投于他门下。”

                  “这些年来,李肃卿也视我为得意弟子,时常教授我为官之道,更是通过运作,把我送到了黄门侍郎这个位置。”

                  “品秩不高,却距离朝堂中枢无限接近,在这里我可以洞悉朝政大局,我可以学习处理政务,我可以观察每一位中枢宰辅的为官之道和为臣之道,对我而言无疑是最佳的位置。”

                  “按照李肃卿的设计,后面三年内,他会设法将我调入翰林院,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

                  “再有三年,我就可以调去国子监,真正介入大明官场,通过国子监而掌握很多将来可能进入官场的人,为我打开人脉。”

                  “再有三年,进入六部任职并兼任翰林院职务,熟悉六部政务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人脉……”

                  “再有五年,晋升侍郎甚至尚书;再有五年,登临相位,成为他李肃卿的继承人……”

                  听完这整个宏伟的计划,饶是陆川都不得不点头承认,李肃卿确实是李肃卿,深谋远虑啊!

                  朝堂之上,培养政治继承人,其实并不罕见,尤其是对李肃卿这等权相而言,就更有必要。

                  毕竟他已经老了,就算不死迟早也会致仕,然而权倾朝野这么多年,对这条老狗恨之入骨者不计其数,一旦李肃卿失去手中权势,他势必会遭到反倒清算,轻者抄家重则灭族!

                  所以,李肃卿选中了出身贫寒却才华横溢的张遮,他制定了这个宏伟的计划,准备竭尽全力地扶持张遮登临相位!

                  哪怕李肃卿活不了这么久,他的党羽也会认可张遮,接受他“左相继承人”这个身份,继续推动张遮坐上相位,从而确保他们这一个派系的整体利益。

                  而反观张遮,这个志向远大的年轻人,正需要一位“贵人”提携,助他青云直上,助他一飞冲天,如此才能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澄清大乾吏治。

                  可惜,这一切被陆川给破坏了。

                  或者说他们没有想到,陆子安竟能反杀姬润,还从姬润口中拿到了关键供词,以致于李肃卿不得不忍痛舍弃张遮这个政治继承人,弃车保帅!

                  而张遮为了家眷亲人,也不得不咬着牙抗下一切罪名,甚至最后还要攀咬徐少湖,替李肃卿铲除政敌,不过都是为了保全家人不被牵连罢了。

                  想明白了这一切,陆川不由重重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既然你有如此大志,为何不选择效忠陛下呢?”

                  “陛下?”张遮听后笑了,“哪位陛下?”

                  “先帝爷宽仁不假,但优柔寡断也是真,而且当时我不过刚刚进入官场,就算再有才华,也不过是个新科进士,如何得到陛下重视?”

                  “任职翰林院期间,我曾以《论时政疏》,首陈“血气壅阏”之一病,继指“臃肿痿痹”之五病,希望引起先帝爷的重视,拉开澄清吏治的帷幕!”

                  说到这儿的时候,张遮神情戏谑地看向陆川。

                  “但你可知,陛下给出了何等答复?”

                  陆川摇了摇头,不过想来也没什么好下场。

                  “年少气盛不知所谓,勒令我安心进学修德。”

                  张遮自嘲地笑了笑,“自此以后,在先帝一朝除例行章奏以外,我没再上过一次奏疏……”

                  陆川愣愣地看着这家伙,他突然觉得此子竟有几分故人之资!

                  想到这里,陆川立马就来了兴趣。

                  “那个你先别死,等我会儿!”

                  话音一落,陆川就立刻命人找来纸笔,然后奋笔疾书。

                  张遮看得不明所以,正如陆川所说,其实他已经心存死志,方才也是最后的临终遗言,有些不吐不快,正准备说完了就自杀,如此既可免去皮肉之苦,也能保全家小。

                  以李肃卿那老狗的狠辣本性,张遮清楚,唯有死人才能永远地闭嘴,才能让人放心。

                  然而看到陆川那奋笔疾书的模样,张遮一时间不由也来了兴趣。

                  这位陆大诗仙在干什么,给自己写一副挽联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陆川已经写了满满十几页,让张遮等得都快不耐烦了。

                  你能不能尊重一下我这个将死之人?

                  下一刻,陆川就将稿纸扔在了张遮面前。

                  “你好好看看,把上面的学会,别急着去死。”

                  张遮闻言一愣,下意识地捡起稿纸,随后瞳孔猛地骤缩。

                  “立限考事,以事责人?”

(https://www.eexsvv.cc/149902/61214794/)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