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柳坚定的说道:“他若厌倦我,我也不会纠缠他,只求你转告他莫要辜负他,我不想他因为我而蒙羞。”
她从没奢望过秦元志喜欢她!甚至连爱恋都不曾有过。
叶柳只盼着秦元志过得好,他能有个完整幸福的家庭。
她不敢再提爱慕之言,怕伤了他的心。
“柳姨娘放心,您的吩咐,奴婢一定办到。”
刘嬷嬷把盒子放在梳妆台上。
“不过您别把盒子留在这屋子,万一......”
“这里只有你我,谁也进不来。”
叶柳轻声说道:“你不会害我,也会护着我,我信你,这盒首饰你先收下,等我生下孩子后,再把首饰给元志,他是读书人,最喜欢文房四宝,这套笔墨纸砚他应该喜欢。”
刘嬷嬷感动流泪。
“柳姨娘对奴婢如此厚待,奴婢怎敢贪图小姐赏赐的东西。”
“你不收下,岂不是看不起我?我不要脸面,还要孩子呢。”
叶柳佯怒道:“赶快把东西收下。”
“多谢柳姨娘。”
刘嬷嬷郑重其事磕头。
“奴婢这条命都是您的。”
“我哪敢要你的命。”
叶柳扶着刘嬷嬷坐在床沿上,亲昵的说道:“我一辈子也不能给你养老送终,还指望你照顾我。”
刘嬷嬷哭道:“小姐.......”
叶柳眼圈红肿,双眸含泪。
“元志不值得我付出,我宁愿选择不嫁给他。”
“小姐......”
“好啦,好啦,我不会再想那个混蛋了。”
叶柳擦干净眼角的泪痕。
“你去厨房做几个清淡点的菜肴,我饿了。”
刘嬷嬷哽咽道:“奴婢马上就去,柳姨娘稍坐片刻。”
“嗯。”
“柳姨娘,小姐。”
丫鬟端着托盘走进门。
“老爷来了。”
镇远侯刚踏入正院便见刘嬷嬷匆忙迎来。
“老爷。”
镇远侯目光落在托盘上,微眯着眸子,似有几分迟疑。
刘嬷嬷低垂脑袋。
“妾身去厨房催促一番,小姐饿了。”
“嗯,下去吧。”
镇远侯摆手打发刘嬷嬷离开。
“你怀孕了?”
“妾身......妾身身体不适,不想见父亲。”
叶柳紧咬贝齿。
“我不是娇蛮的闺阁小姐,您......您就当妾身死了。”
镇远侯沉默不语盯着叶柳,半晌方才缓缓说道:“不孝女儿。”
转过身走向门口,背对着叶柳,语气略显疲惫:“既然不想见我,以后也别来我面前碍眼,我不欠你什么,你也别妄想利用肚子里的孩子要挟我。”
“你以为我稀罕你的银票?你以为我稀罕你给的聘金?我是秦元志的妻子,我就得守妇德,恪守规矩,绝不会像你.......”
“啪嗒。”
镇远侯猛然转身。
“闭嘴,谁让你胡言乱语!”
一巴掌抽飞了叶柳,叶柳倒地,捂着脸庞,痛苦的呻吟。
“柳姨娘,您没事吧,小心啊。”
刘嬷嬷急切奔到床前,检查一番,惊慌道:“小姐您怎么样?您可千万别吓唬老奴啊。”
她抬头狠瞪镇远侯。
“侯爷,您太粗鲁了,柳姨娘又不懂武艺,经得住您一巴掌吗?”
镇远侯冷哼:“她就是欠揍。”
刘嬷嬷暗自摇头,侯爷对柳姨娘越来越冷淡了,不复昔日的宠爱。
“小姐您疼不疼呀,奴婢这就叫郎中来瞧瞧。”
刘嬷嬷扶着叶柳靠坐在软垫子上,焦虑担忧的询问:“您觉得胸闷难受吗?要不要请个郎中来诊脉?”
叶柳按住额头,喃咛道:“没事,你去厨房催催,我吃饭了。”
“哎,好嘞,奴婢这就去。”
刘嬷嬷抹去泪水,匆匆忙忙退出去。
门帘子晃悠两下,随即合拢。
“老侯爷,您来看我,我很欣慰,也很惭愧。”
叶柳露出勉强的笑容,眼角泛红。
“当年我娘去世后,父亲虽是给了我几件陪嫁,却也把我逐出家门。
这次若非爹爹让人把我救出来,只怕我早已经被卖给牙婆,或是送往青楼.....”
叶柳眼眶湿润,仿佛陷入回忆般。
“爹是我唯一的依靠,我总想着他对我还有几分的父女之情。”
叶柳突然抬头道:“他不会认我,我又何必费力讨好他,我不会再做无谓的挣扎。”
镇远侯叹息一声,走上前抚摸叶柳的鬓发,柔声安慰:“你别难过,我答应你帮你报仇,只要你乖巧听话,我会保证你的孩子平安长大。”
“谢谢爹。”
叶柳眼泪簌簌掉落,顺势偎依进镇远侯的怀抱。
“我相信你说的每句话,不论你让我做任何事,我都会听你吩咐。”
她仰头凝视镇远侯,泪眼朦胧。
“可是爹爹,元哥儿真得很优秀,我想他做状元郎。”
镇远侯心头一震。
“你......”
叶柳深情款款握住镇远侯宽阔的手臂。
“爹爹,我不想做官夫人,不管你是否同意,我都决定了,我要为元哥儿争取一场造化。”
她的态度很强硬,丝毫没给镇远侯拒绝机会。
“你......”
镇远侯不由自主松开叶柳,眉宇间闪过挣扎。
“你是想把我拖下水?”
“爹爹是我们全部的希望。”
叶柳诚恳的说道:“你是皇上器重的臣子,我知晓你不会同意让我去京兆尹衙门做捕快。”
镇远侯皱眉说道:“你是在威胁我吗?”
“我不敢威胁父亲。
但是我不会放弃为元哥儿谋划的机会。”
“你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镇远侯反复确定女儿的话是真是假。
他很矛盾,很纠结。
“爹,元哥儿是你的嫡子,是秦家的继承人,我只能拼命护着他。”
“你疯了。”
镇远侯失态的怒骂。
“你竟然要帮助外人算计我,害我,毁了秦家百年名声。”
她拽着镇远侯裤管,哀求:“我只是不甘心而已。
我想为秦家争一份天下,我想......”
“够了。”
镇远侯厉声呵斥。
“你是我的女儿,我自然希望你幸福美满。
可是我最近看了很多书,读了不少的史料。”
“朝廷大势,四海升平,文治武功已达巅峰盛世,不需要科举取士。
科举是皇上为笼络人心设立,为了防止权贵子弟占据文坛资源。”
(https://www.eexsvv.cc/149637/36792559/)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