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们哇……看你们的热闹去吧!”特派员和气地微笑着,“你们爱看热闹,俺也是来看热闹的……俺的老眼花啦,买了个稀奇古怪的老花镜,没啥稀罕的!”
“老花镜咋会是这样儿……从没见过这样奇怪的老花镜!”
老乡们还想再说点儿什么,当看到这个拿老花镜的老头儿身边的几个人儿横眉恶眼盯着他们,好像想揍他们一样,又听到老头儿身边一个彪形大汉恶狠狠地说道:“别打扰俺家爷爷观看热闹!”
这些饿着肚皮来看热闹的农民百姓,吓得闭起嘴巴赶快走得远远的,在远处又伸着惊恐的脑袋遥望起黄河滩里恐怖的热闹来。
特派员他们在大堤上,就能清楚地听到黄河滩刑场杂乱的枪声和马嘶人叫。
特派员举着望远镜向刑场仔细观看,他看到军警把红匪队长高三辈拖拉到黄河边,清楚地听到红匪队长高三辈昂首挺胸高声叫骂着:“孙子们快开枪!别再耽误爷爷的时间!爷爷等得不耐烦啦!”
他边观望嘴里边感叹着:“真是视死如归!真是了不起!太了不起了!真是令人敬畏不已!比传说中的红匪更加令人恐惧!”
随后他看到红匪被警头儿枪杀倒地,身体在挣扎痉挛中又被警头儿举刀砍下头颅,无头的尸身被警头儿踢在了黄河里。
特派员举着望远镜看到这里,灰暗的瘦脸皮微微痉挛起来,自言自语道:“血腥!太血腥!”
他放下望远镜长长嘘出一口气来,微微闭着眼睛沉默片刻,睁眼感叹道:“虽是红匪,乃真英雄也!”他眼睛里竟然有泪光闪现。
他擦拭了一下湿润的眼睛,立即命令道:“走原路,快赶马车回县城!”
特派员回到县城仍然来到了大烟馆儿,脱去破旧的百姓衣服换了装,另叫了一个青楼美女,心满意足地搂着美女过起了大烟瘾。一边过瘾一边自言自语叹道:“惊心动魄!从未看到如此惊心动魄的杀戮!”
黑蛋的热血与黄色的河水融合在了一起,他不屈的头颅和勇敢的身躯,神奇地在河面上转悠了一个圆圈儿,逐渐沉入河底。顷刻在他下沉的浪涛里,形成一个玫瑰色的大漩涡,突然从漩涡里跃起一条的金黄色的老龙,黄河立即掀起了滔天巨浪。老龙怒气冲冲仰面向苍天喷起一股带血的河水,冬天的天空罕见地霎时电闪雷鸣风起云涌,不一会儿,天上就纷纷扬扬飘起了梨花瓣似的大雪……这是这一年冬天下的第一场大雪,人们惊讶地发现,每片儿雪花儿上都镶着鲜红的血边儿。
缺了半个鼻子的屠夫警头儿与行刑的警察队伍,被黄河里神奇而恐怖的老龙和奇异的天象惊吓得惶恐不已。他们簇拥着被吓昏在马车里的监斩官县长,用马驮着几个被斧头砍死尖刀刺死铁锹劈死和火药葫芦炸死炸伤的警察,马后边牵扯着几匹瘸腿的伤马,丧魂落魄地逃回原武县城去了。
再说“大清先生”张至卿在“小寡妇”客栈陪着那位赶马车的老汉,心里七上八下担忧着黑蛋老弟的死活,焦急地挂心着“大喇叭”蒋汉杰他们几个兄弟拯救黑蛋的成败,哪还有心思拉弦说唱哇!他一会儿坐着心不在焉地拉几下大弦,一会儿站起来在房里踱上几步,不断皱着眉头嘴里嘟嘟囔囔说上几句难得听清楚的话语,并不断摸索着脑后耷拉着的那条脏兮兮的花白辫子。
“先生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天气冷冻得不好受?那您就多喝点儿热茶。”赶马车的老汉关心而谨慎地说着就要把身上的大衣脱下来,“您还是穿上您朋友的这件大衣吧!穿上就不冷啦。”
“别脱别脱!您穿着!我没……没不舒服,不冷不冷……”“大清先生”敷衍道。
赶马车的老汉滑稽地看了几眼“大清先生”,咧起憨厚的嘴唇微笑道:“都民国了……您先生头上的辫子还没剪掉哇?”
“不能剪!剪不得!”“大清先生”一本正经地说道,“改朝换代也不能没有留辫子的自由哇?!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子始也……这是俺老娘从小给俺辫的辫子,咋能剪掉哇?!每当烦闷的时候,摸摸辫子心里就踏实些。”
驭手老汉“哈哈哈”善意嘲讽似的大笑起来,“怪不得您不剪,辫子竟然还有这样的作用哇?!”
“大清先生”又一本正经地说道:“您没想想……头上的每一根头发都牵连着脑袋,咋会没作用啊?!古人为啥聪慧?就是一辈子也不剃发。”
“嗯……您说得很有道理!”赶马车的老汉恍然大悟,“现在的人儿就是不如古人聪慧!古时候出了个孔夫子,大智慧人儿呀!如今连个孔夫子的影子都看不到。”赶马车的老汉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哎哎……您是说书人儿肯定肚里有不少知识,对古时候的事儿知道得多……古时候当官儿的,是不是也像现在当官儿的对老百姓这么凶狠?”
“现在这些当官儿的,哪能跟古时候的官儿比哇?!古时候当官儿的都有学问,都是严格考取的官位。现在当官儿的哪有啥学问哇!就是有点儿学问,也是拍马屁的学问、捞银子的学问和走后门儿的学问,靠这三种学问当上的官儿能对老百姓好吗?不少当官儿的都是用银子买的官帽,买了官帽手中有了权力再狠狠地捞银子,对老百姓不凶狠他能搜刮到银子吗?”
“呵呵……就是这么回事儿!”赶车老汉连连点头,“您说得很实在,一点儿也不假!”
“大清先生”稳着神儿慢慢坐下来,想缓缓心里的纠结,就没话找话地向驭手老汉问道:“这灾荒年您赶马车挣的钱,能顾住一日三餐不饿肚子吗?”
“唉……”老汉皱眉长叹一口气儿,“别提了……别说一日三餐,就是一天一顿饭也吃不饱哇!俺住在南关在城外,好赖租了大户两亩田地,秋季被蚂蚱吃得精光,没办法就托熟人把这一辆马车和这一匹马入了城里的马车行,有活儿就挣几个铜子儿,没活儿就干歇着……三天两头儿没活儿干,这灾荒年人都快饿死啦哪有活儿哇?!即便是车行里派出活儿,挣几个铜子儿也得把三成交给车行老板……唉……难呐!”说着老汉的泪珠从脸上滚落下来,“家里六口人就靠俺这一身老骨头养活……六张嘴哇!六张嘴连起来足有一尺长,这灾荒年拿啥向这张大嘴里填?”
(https://www.eexsvv.cc/147474/36792611/)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