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历史军事 > 将军府邸后院失火,八岁嫡女忙递柴 > 第四百八十五章偷梁换柱

“那是一个不幸的日子,他们乘坐的马车突然发生了故障,无法继续前行,只好留在原地等待救援。就在这个时候,她手上的那把锋利的小刀精准地刺入了他的肺部。尽管当时并没有立刻致命,但他已经感到剧痛无比,只能在极度痛苦中挣扎着回到了衙门,却只熬了一个晚上就断了气。”

“那么那位小妾、小儿子还有儿媳呢?”

我问道。

“都没事儿,都安全着呢。”

手下继续说道:“儿媳事后解释说,那把刀其实是一把用来削水果的小刀,她当时只是在车上削苹果解渴。谁知,突如其来的事故让马车失控,她惊慌之下才不小心扎到了老头子身上。”

“由于事发之时对方并未立即死去,这就证明她是无意的,完全是出于意外。她还说自己愿意赎罪,承诺在他死后吃斋念佛来超度亡魂。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说法罢了,真正的心愿恐怕是求菩萨早日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吧。”

“关于下毒一事,县衙难道没人查出来吗?仵作呢?如果仵作用心去检查,肯定会怀疑庄县令的死因并非自然死亡。一旦有了这个怀疑,他就会向上级汇报,上级也会派专人下来深入调查。这样的话,那些幕后黑手应该不可能轻易逃脱责任了吧。”

“确实有仵作,但仵作的工作必须听从县令的指挥啊。”

手下冷笑了一声,“那时候县令快要死了,在新县令到来之前暂时管事的是那个小妾。能够在权贵面前保持原则、不畏强权的仵作非常罕见,就算有些知道真相的人为了自保也会选择沉默。”

砒霜是府里的仆人买的,那位侍妾解释说是用来毒老鼠的,至于县令是如何中毒的则没人知道详情。

马车是府里用了许多年的旧车了,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和频繁使用,轮子出现损坏的情况也是在所难免的。

庄县令去世后,那位侍妾负责张罗府内的丧事事宜。

按照普通人家的风俗习惯,停灵通常需要三天时间,从咽气到最终入土为安大概要花费一周左右的时间。

但庄县令死得非常突然,下葬的速度也很快,从咽气到真正入土仅仅只用了一天时间而已。

“没有让仵作进行验尸,也没有让上级官员介入调查,你又是怎么知道庄县令真实的死因的呢?”

那打手挠了挠自己的鼻子,好像觉得这件事很平常一般:“新县令一到任,原来庄县令的家眷们就得离开县衙了。除了原配夫人外,他还有很多小妾和侍妾,加起来生下的孩子也有二三十个之多。”

“在他去世的时候,最大的那个孩子都已经四十岁了。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小妾们分了家产后带着各自的孩子离开了这里。主人散去之后,仆人们也随之四散开来,关于马家的故事就像野史一样开始流传开来。就是在这个时候,有关庄县令真正死亡原因的消息才渐渐地泄露了出来。”

人死了,就仿佛一盏灯火熄灭,没有什么人真正关心庄县令究竟是怎么去世的。

反而,他霸占儿媳妇的事情,却成了百姓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庄县令从来不是一个好人。

无论是仵作还是普通百姓,大家都认为他的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人会为他鸣不平,甚至可以说大家都不觉得他冤枉。

作为三桥县的人,关于粮仓的故事打手也是知道一点半点的。

每当谈起这件事情,打手就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在灾年的时候,百姓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吃,生活极其困苦。

但令人愤怒的是,县衙门不仅不开仓放粮救济民众,还反过来以高价卖给他们,仿佛他们的痛苦就是官府发财的机会。

打手自己家里就是务农的,他知道农民的辛苦和不易。

他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父亲曾唉声叹气地告诉他,官府哪有那么多粮食可以拿来出售。

这些年来,他们一家辛勤劳作,可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心中的怨愤可想而知。

百姓们对于官家的事情无从得知详情,更不知道那些所谓的高价粮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只知道庄县令借着这次灾难发了一笔大财。

在那个饥荒肆虐、人人自危的日子里,要是有人敢于站出来揭露这件事,那么下场只会是被抓进监狱里一顿毒打。

久而久之,人们对这一现象有了更多的猜测。

大家逐渐开始怀疑庄县令售卖出去的这批粮食很可能就来自官府自己的储粮之地——也就是粮仓内。

这种想法并非无端揣测,而是基于多年的经验总结而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猜测几乎成为了共识。

一开始,庄县令的心中还存有些许畏惧感,在每次卖出部分储备之后都会悄悄地往仓库里添置一些新的粮食,而且这些补货的质量勉强达到了军用标准,虽然远不及原来的优良品质,但至少能够应付一般的检查。

当发现没人揭穿他的伎俩后,胆子逐渐变得越来越大。

最终,他干脆采取了更加狡诈的方法:通过偷梁换柱的方式将次品替代上等良谷。

这样一来,成本大幅降低,利润空间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随着一次次的成功得逞,其行为愈发大胆起来,直到有一天完全失控为止。

叶凡一边沉思着事情背后的真相,眉头紧锁,目光中充满了探究与质疑。

这时,他轻敲着手边的椅子问道:“你们把这些劣质粮食都运送到了什么地方?上面的官员有没有对此事进行过追查?毕竟这种等级的物资与正规渠道采购到的军事给养相去甚远。”

对方显然对这个问题显得十分敏感,并且犹豫再三后才开口回答:“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也相当有限,只知道最终目的地不在燕州境内,至于更加具体的地址我们就一无所知了。”

那人接着向叶凡详细解释道,实际上整个运输过程都有专门的人员精心策划安排好了一切细节。

(https://www.eexsvv.cc/147426/36792525/)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