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这种时候,很重要的事情一直自我提醒,很难忘记;但有些不算特别重要的事情,有时因为中间有太多的事情牵扯精力,突然就被忽略了。
陆清风现在就陷入了这种情况。
“这次交流会的截稿日是哪天?”
他问张景仪。
“这个月底。”
那时间还来得及,他盘算了一下手头的事情,默默地想多。
因为已经有了想写的题材,之前宿舍老大的事情给了他灵感,他也在知识库中找到了这本书。
这几天晚睡一会儿,是肯定能把前几章码出来的。
但陆青风看了一眼文档上正在写的这篇,忽然皱了皱眉。
他发现一个问题,《怦然心动》这本小说应该说起来也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原作者文德琳·范·德拉安南就是一名儿童作家。
同时拿出两本同类型的作品,不是说不行。
只是他自己不想这么做。
而且,这本书未必符合大学生的口味。
他屈起手指,轻轻的敲着桌面。
九校联盟的征稿,面对的主要就是大学生群体,写一个能让这些人喜欢的故事或许更好。
“老张,你投的什么类型的小说?”
宿舍四人,他和张景仪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但通过文学杯入校的两人,肯定是文笔最好的。
另外两个人就是重在参与。
“热血青春的那种,主人公是打篮球的,女主角则是羽毛球队的队长,怎么了?”
张景仪换上了球衣,准备出去打球。
“没什么,我在想自己应该写个什么样的故事。”
陆清风往椅子后面一靠,用脚撑着,维持着平衡,摇晃着椅子。
“你不是说要借鉴飞哥和学姐的经历么?”
郭豪从上铺探出脑袋。
“仔细想了一下,不是很适合,大学未必有很多人喜欢这个故事,既然投稿了,还是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
陆清风解释道。
“我手里头在写的这篇还是同类型的,同一时间也不想创作两本。”
“你这本就是说要给那个聋哑女孩专门写的是吧?”
吴勇飞看了他电脑上已经写出来的文字,倒也没多看,就开头几段。
【人们似乎觉得,人死了,日子就好过了。可要我说,根本就没这档子事。】
【一开始……】
“嗯。”
陆清风点头。
回到学校以后,几人就问过他签售会的事,他也把这事和三人说过。
“写你自己擅长不就好了,科幻、推理、青春,维持你一贯的水准,我觉得大家都会喜欢。”
张景仪给他出主意。
“我觉得你还可以混搭一些其他元素,科幻可以和帝国,复仇融合在一起,推理也不要把背景老是放在现代,可以放到古时候,加入武侠,江湖仇杀什么,肯定很有意思。”
郭豪也加入进来。
陆清风眼前一亮。
“耗子,你真是一个天才。”
他调正椅子,用电脑在网上搜索起来。
这个世界,武侠小说依然有着难以磨灭的高光时刻,从诞生之初经历数次高峰,第一波就是民国时期,由张恨水引领的言情武侠。
然后就是新时代初期,收音机,广播剧中以刘兰芳,单田芳为代表的传统评书。
这个要七零、八零这一代人会比较了解,九零后如果和爷爷奶奶长大,也可知道一点,零零对这玩意可能就没经历过了。
但在一些怀旧复古的自媒体视频中了解过。
再然后就是以金庸为首,在香江,宝岛涌现的一大批武侠小说。
时至今日,即便在网络小说大行其道的今天,武侠小说依然有着一席之地,拥有众多的爱好者。
在金庸武侠的基础上进行二创的同人小说,可以说非常受欢迎。
飞天连雪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在这个世界,这些经典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依然是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但有一点不一样的是,这个世界没了古龙。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陆清风没听说过的作家,作品虽然也是经典,但完全不一样。
李寻欢、阿飞、陆小凤、西门吹雪、叶孤城……
这些经典的角色都没了。
查完这些资料的陆清风心里有了主意。
而且,这次的九校联盟文学交流会也覆盖了香江的三座大学,如今,那边的武侠小说也有所势弱,但留下的底子还在。
到了如今,每年依旧有优秀的武侠小说出现,只是不像以前那样有影响力而已。
重振武侠威名,我辈义不容辞!
……
《声声入耳》第三期的开场录制地是国家大剧院,今天这里有一出《四郎探母》的演出。
这是一出经典的京剧曲目,取材于《杨家将演义》第四十一回,说的是杨四郎备勤,改名换姓和铁镜公主成婚。
宋辽争端再起,佘太君亲征,杨四郎思念母亲,回到宋营母子相见的故事。
其中经典桥段,公主盗令箭,叫小番想来不少人通过网络都有所了解。
节目组把五人组拉来这里,自然不是单纯让他们来看戏来了,这一期的节目主题正是国粹京剧。
欣赏了一小段戏曲后,导演许言就拉着一群人来到了临安,进入了一家民间戏剧团。
陆清风觉得特别有意思,他前世是个农村孩子,犹记得逢年过节的时候,村头的庙里就会请戏班子来唱戏。
还有马灯表演,这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用竹条做成马的样子,外面用纸张糊上,再用有颜料画出眼睛,鬃毛,马鞍。
前半边身子和后半边是分开,舞灯时候,前后半截马灯里面点上蜡烛,然后固定在表演者腰间,形似人在骑马。
表演一般是晚上开始,在一圈空地上,随着敲锣打鼓,人在空地山用马灯表演着类似舞蹈的动作。
周围全是人,小孩子会追着马灯跑,表演的精彩处,人们也不吝啬掌声和喝彩。
热闹极了。
唱戏则一般连唱三天,每天两场,上午一场,晚上一场。
民间的戏班子也没那么多讲究,台子是现搭的,演员勾脸也都是在外面。
那时候,陆清风最感兴趣的就是看着戏曲演员在脸上照着镜子,自己画上厚厚的色彩,还特别羡慕,想自己也画上。
再要是能把唱戏用的大刀,红缨枪道具拿上,那也是没谁了。
后来随着慢慢长大,对这些东西也慢慢失去了兴趣。
如今,一年怕也听不上一次戏了。
(https://www.eexsvv.cc/147395/9918544/)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