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摆摆手,自然而然地往主座位的方向而去。
那个位置,是长孙无忌开会期间坐的,现在归杨飞所有。
而在场的吏部一众,全都没有任何想要开口阻止的意思,甚至还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毕竟看杨飞的样子,不是来找茬的,而像是有什么事要处理。
“谢汉王殿下。”
吏部一众纷纷行礼,各自找到地方坐。
这其实就是一个会议室,每个位置都是按照职位来坐的。
故而很快就正襟危坐地坐好等待杨飞开会。
“今年的科举,是不是已经结束?”
杨飞沉声开口。
唐朝的“省试”大概是二月份的时候开始的。
如今将近四月份,估计早就已经结束。
“回汉王殿下,省试在上个月已经完成,获取功名的读书人也已经安排好他们在相应的职位做事。”
吏部侍郎崔望春恭敬起身向杨飞禀报。
他低头的时候心中想着是不是杨飞对科举不满?
但是这次科举,却是历年来参加人数最多的。
这多亏于天下书局新纸的出现,使得读书人多了很多。
不过获得功名的人数,却和往常的差不多,出身也差不多......
“把名单拿来给本王看看。”
杨飞想了想说道。
天下读书人,多数来自五姓七望还有其他望族。
如今他的新纸横空出世,考得功名的是否有什么发生变化呢?
崔望春有点傻眼,不过他快速地让一名高层下去把名单资料取来。
杨飞接过录取名单,一眼所看,多数是李、崔、郑、杨、卢等等姓氏。
这一看,就知道考到功名的多数就是那些大族。
这也正常,毕竟人家先天条件好。
普通百姓靠自己想要出人头地,还是很难。
这里面想来也是有猫腻,官官相护的猫腻。
呵呵,不过这事暂时先放下一边,现在要的是科举改革。
“本王今日过来,主要想说本王对科举的不满意,想要做出一些改变。”
杨飞沉声说道。
“改变科举?”
“汉王殿下,此事事关重大,不请陛下以及长孙大人等三省六部大臣前来一起商议吗?”
崔望春立即惊呼出声。
现在在吏部,可以说他就是一把手。
故而杨飞提出对科举的不满之后,立即第一个提出意见。
科举这项措施是自隋朝创立以来,为朝廷输送了无数的人才。
是千古大计。
是朝廷赖以发展的重要方针。
是他们名门望族控制天下读书人的重要渠道。
汉王杨飞虽然位高权重,但这种国本大事,怎么能说改就改?
冒着惹怒杨飞的风险,崔望春将皇帝、长孙无忌、三省六部等重要大臣全部搬了出来。
“本王岂不知这是大事?”
“本王现在要的是你们将本王的思想整理出来,而不是说立即改革!”
杨飞目光微沉看向崔望春,语气有几分低沉。
科举改革还没有开始,吏部二把手就将三省六部提出来以阻止自己的改革。
可见科举改革开始之后,将会有怎样的困难。
不过没关系,科举肯定要改革,谁来阻挡都没用。
自古改革就从来没有不流血的。
不流血还不叫改革!
“臣知错,汉王殿下您请说。”
吏部侍郎连忙讪讪行礼坐了下去。
但实际上,他心里不踏实,感觉杨飞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本王觉得,科举考试不一定要是四书五经,假若不通经典,不可能被录取,实属愚昧至极......”
(https://www.eexsvv.cc/137377/24584228/)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