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
“嗯,结婚。”
谭小絮没再说话,仔细观察妈妈的反应。
见汤玉梅先是茫然,然后是震惊。
而后终于露出惊喜的表情,然后眼圈突然红了。
她抬手捧起闺女的脸,不敢置信的问:
“怎么突然决定结婚了?”
说着话,目光下意识往谭小絮肚子上飘。
谭小絮立即明白妈妈误会了:
“妈,你瞎猜什么呢!”
汤玉梅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好笑,但这不怪自己,实在是太突然了,突然到汤玉梅误以为两人是不是偷偷搞出了“人命官司”。
“小絮,你俩真的没有什么意外情况?有的话你跟妈说实话。”
谭小絮完全没料到她妈会往这方面想:
“没有,妈,你把我们当成什么人了,我们是那种胡来的人吗?”
嘴上反驳,脸却有点发烫。
铁皮松背了好大一口锅啊!
汤玉梅笑笑:
“没有就没有,怎么突然想结婚了,我还什么准备都没有呢,你的嫁妆什么的,都还没准备。”
“妈,不用准备,东西我在鹤城那边都买好了,什么都是现成的,也不需要置办什么。”
“好,毅松人呢,他没回来?”
“他在场部,明天过来,这一次,他爸爸、七大爷、四姑,还有裴师长,他们都来了。”
“来那么多人?”
“嗯,这次去鹤城,凑巧了,都聚到一起,正好毅松提起要结婚的事,他家人就在一起商量,决定先到这边办喜酒,等这边办完了,再到哈城他爷爷那边办一场,其实按我自己的意思,领个证,两家人在一起吃个饭就算了,但是他家里人说结婚一辈子大事,还是要正式一点。”
“对,”汤玉梅表示认同,“结婚一辈子人生大事,当然要正式一点,哎,太突然了,我实在是没什么准备。”
“妈,不要你准备,反正结了婚我还在这,跟以前没两样,没什么要准备的。”
话是这么说,但汤玉梅脑子里已经想到很多要做的事。
她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跟闺女回家,准备明天接待亲家。
当天夜里,整个连队都知道谭小絮、高毅松要结婚的消息。
整个连队霎时热闹起来,几乎彻夜未眠,自发的替这场婚礼张罗着。
办公室那边临时组织了一个“婚事筹办小组”,由火速开会讨论婚礼流程以及准备工作。
这不是十一连队第一个结婚的。
但绝对是整个连队空前绝后、最隆重的一场婚礼。
这一切,谭小絮都还不知道。
等第二天早上谭小絮起床后,连队已经焕然一新。
小礼堂前面彩旗招展、礼堂上方挂着红绸布。
广场、马路、巷道内全都干净整洁,像是应对突击卫生检查。
结婚礼物也像进货一样,源源不断的送到谭小絮家里,很快,把堂屋都堆满了。
谭小絮没想到大家反应那么快,一夜之间,婚事已经被张罗的红红火火。
谭小絮劝大家,不要那么兴师动众,只是走个过场,大家吃吃喝喝热闹一下就好。
但架不住大家的热情,好像谭小絮只是个被安排的工具人,这场婚礼,不是为她举办的,而是为整个十一连队的人举办的。
她不办也得办了。
谭小絮不忍心煞风景,只能跟着配合。
早饭后,高毅松就正式带着徐正隆、徐老七、徐四姑、裴师长等人,乘坐两辆卡车到了。
卡车驶过绿油油一望无际的田野,驶过路两旁成片的向日葵花,驶进平坦宽阔的大马路,来到连队的广场上。
广场上已经打扫的干净整洁。
再看看喜气洋洋的小礼堂。
整个连队,像个小城镇一样发达,谁能相信这是一个新建起来的农业连队?
徐老七连连感慨:
“这简直是个世外桃源!”
时隔半年多没来,徐正隆、裴师长也发现,连队又变了许多。
房屋宿舍多了,单门独户的院落多了,广场上老人孩子也多了。
似乎这不是个新建的连队,似乎这里的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徐正隆等人下了车。
汤玉梅、谭小絮还有连队几十号人等在办公室前面。
徐正隆一下车,直奔汤玉梅。
“嫂子!”
“徐政委!”
徐正隆感慨万千:
“小絮和毅松打算要结婚了。”
“我知道,我真心替他们高兴。”
“我也是,毅松的妈妈,还有小絮的爸爸,在天上,一定也替他们高兴。”
几句话,惹的汤玉梅眼泪汪汪。
两边亲友在办公室里见面,商量婚礼的事情。
谭小絮这边,也有人出面帮忙打理,几乎不用自家人操心,一切都有婚事筹办小组忙活。
整个连队,忙的热火朝天。
只有要结婚的当事人,闲的没事干。
高毅松私底下跟谭小絮商量:
“结婚那天,你应该搬到我那住了吧?”
知道要面对这个问题,但第一次说出来,谭小絮还是有点不自在,她瞪着高毅松。
高毅松抿着嘴笑,又继续说:
“咱们连队是不是还有没人住的院子,要不,给咱们当婚房吧?”
“你怎么这么贪心啊,你和阿姨之前住的院子不是还在吗,咱们直接搬进去就行了。”
“可是那样的话,要跟阿姨住对门。”
“跟阿姨住对门怎么了?”
“不隔音啊。”
“……”
神TM不隔音!
她忍不住又去揪高毅松耳朵:
“你到底要多隔音啊?”
高毅松握住谭小絮的手:
“我是认真的,不隔音的话,很尴尬的。”
谭小絮戏谑的打量了高毅松一眼:
“还不知道能不能行,就先考虑隔音问题了。”
“你什么意思——”
“夸你呢。”
“……”
谭小絮抽回自己的手,冷不丁想到那次高毅松飙鼻血的场面。
啧……
关于婚房,最后还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了之前高毅松住过的那座院子,就是谭小絮家隔壁那座。
房间院子重新打扫过,布置一新。
从鹤城买来的全新的家居摆设,还有两人的合影照片,都摆了出来。
墙上、窗户上、脸盆上、镜子上,都贴了红双喜。
阳光透过大红喜字照进来,整个房间几乎成了红色的海洋。
婚房布置妥当,酒宴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这个时节,正是瓜果蔬菜丰盛的时候,农场粮食多,酒也充足,举办一场婚宴不在话下。
只是估计不到来喝喜酒的人究竟有多少,所以只能往多了准备。
(https://www.eexsvv.cc/135571/36792633/)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