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一听到能够赚钱,整个人都开心了起来。
他打量着面前成箱成箱的黄金,感觉是在做梦一样。
更重要的是,以后每年都会有这样的黄金进账。
武帝望着李龙鳞,笑着说道:“老九,朕心甚慰。”
“如今大夏能够有这么多的财富,全部都是你的功劳。”
武帝本以为治国理政靠的是穷兵黩武,靠的是势不可挡的军队,是大夏军将们抛头颅洒热血。
但他做梦都想不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能够起到如此大的作用。
仅仅凭借小小的香料,便吸纳别国巨大的财富。
这样一来,大夏与别国之间的经济差距会越来越大。
到那时,这些国家根本不足为惧。
李龙鳞笑着说道:“父皇,这绝不是儿臣一人的功劳。”
“正是因为如今大夏有父皇您这般明君,儿臣这些建议才能得到实现,若不然只能夭折襁褓之中。”
“这一切都是拜父皇英明神武所赐。”
闻言。
武帝心甚欢,开心的手舞足蹈:“好好好!”
“大伴,立刻去给朕查查国库中现在有多少银两。”
“朕不能让这么多钱全都闲着,要将这些钱动起来。”
蓦地。
李龙鳞双眸放光,嘴角扬起一抹欣慰的笑容。
武帝现在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那可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懂得投资理财,懂得钱生钱,才是真正赚钱的门路。
但在大夏,士族商贾们赚了钱以后,大多只会将金银财宝全部埋在地下。
这样一来,这些钱跟消失了没什么区别。
李龙鳞望着武帝,问道:“父皇,您打算用这些钱做什么呢?”
武帝自信一笑,说道:“朕打算将其存到钱庄之中。”
“现在钱庄不是有存款利息,朕已经算过了,这利息一年到头也能有不少钱呢。”
霎时间。
李龙鳞直接愣在了原地,一脸无奈。
这算哪门子理财啊。
那钱庄是本就是他操办的,是为了将士族手中那些钱骗出来的手段。
现在武帝要将国库里的银子全部都存到苏家钱庄去,那不是摆明了要坑他嘛!
这一年到头,他不是白白给朝廷多掏利息?
见过儿子坑爹的,没见过爹坑儿子的。
李龙鳞忙说道:“父皇,儿臣认为这样不妥...”
武帝一怔,问道:“有何不妥?”
李龙鳞解释道:“那钱庄可是儿臣开办的,你这样赚利息,岂不就是从口袋里拿钱,左手换右手?”
“看似每年有不少的利息,但实际上跟地主老财将这些金银财宝全部都埋在地里,没有任何区别。”
“这样以来,对于大夏来说,这些财富就凭空消失了。”
“父皇存的越多,消失的财富也就越多。”
“到那时候,麻烦可就大了。”
武帝一怔。
他虽然听不太明白李龙鳞说这些道理。
但他懂得什么叫做消失。
这些金银财宝可是他辛辛苦苦想办法赚来的,岂能就这样凭空消失?
武帝眉头微皱,露出一丝愁容,问道:“老九,那这些银两怎么办?”
“难不成就这样放在国库中?”
李龙鳞摇了摇头,说道:“这样也不行。”
“儿臣现在虽然不知道国库中有多少银两。”
“但是以大夏现在的国力,完全可以肯定,这些银两数目绝对不会少。”
“不管是放在国库中,还是存在钱庄里,这些金银都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跟破铜烂铁没有任何区别。”
“只有一种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那就是花掉。”
“花的越多,问题解决的便越是彻底。”
闻言。
武帝依在龙榻上,眉头微皱。
这可把他给难住了。
节俭一生,满脑子都在想如何赚钱。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这辈子竟然会因为钱太多,不知道怎么花而发愁。
武帝望着李龙鳞,说道:“你说朕要不要将满朝文武都召集来,商讨一下此事?”
“在花钱这件事上,朕还真没有什么太多的经验。”
“毕竟这也是关乎国本的大事。”
李龙鳞摇了摇头:“父皇,不必。”
“大臣们各个都是酒囊饭袋,除了声色犬马,什么都不知道。”
“他们若是真能献上些金玉良言,父皇也不用整日在这发愁了。”
“只要从他们献上的计策中挑选一些便足以。”
“但现在他们除了会张嘴向父皇要银两以外,便什么都不会。”
毕竟李龙鳞做过太子监国,看过百官送上来的奏折。
大多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一个能有用的计策都没有。
所以他对这些大臣们再了解不过。
武帝微微颔首,问道:“老九,那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李龙鳞点了点头,说道:“父皇,儿臣现在还真有些想法。”
“这也是儿臣一直以来在追求的目标。”
闻言。
武帝坐正了身子,饶有兴致地望着李龙鳞:“那你说来看看,让朕听听你一直追求的是什么目标?”
李龙鳞说道:“儿臣只想振兴大夏,让百姓们过上太平安康的生活。”
“先前外敌作乱之时,儿臣建议父皇将重心转移到对付外敌上。”
“不管是穷兵黩武,还是发展军功,这些都是为了维护大夏的政权。”
“绝不容忍任何外敌在大夏的底盘上作祟,要让他们知道,犯我大夏者虽远必诛并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
“而是一种能力!”
武帝微微颔首。
经过李龙鳞一番进言献计,现在大夏的军事力量确实今非昔比。
已经达到了他国不可企及的高度,也完成了他想平定四海,威震八方的愿望。
李龙鳞继续说道:“不过事已至此,费尽千辛万苦,儿臣的目标也只完成了一半。”
“还有另一半亟待解决。”
武帝一怔,问道:“你是说,朕现在要想办法让百姓们过上太平安康的生活?”
李龙鳞点了点头:“对!”
“对于现在的大夏百姓来说,他们生在一个最辉煌的年代,他们身处大夏王朝的鼎盛时期。”
“外无外患,内无内忧。”
“况且有明君执政,他们理应过上太平安康的生活。”
(https://www.eexsvv.cc/135063/1003489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