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石墩的成长总体来说也算是顺风顺水的,不如意的事儿这一年却堆积到一起了。
爸爸的意外妈妈的跟随,自己事业上的滑铁卢都遇上了,忙起来的时候不会东想西想的。
一旦躺在病床上,右手吊着吃饭都只能用左手用勺子舀,嘴里一半桌上一半的时候,石墩就开始怀疑人生了,觉得自己好像挺没用的。
看着白发苍苍的外婆忙前忙后要照顾自己,石墩心里越发的难受。
当然,也换位思考过了,想着爸妈的事对外婆的打击也大,但是老人都能挺过来,自己这事儿算啥呀?
除了生死,其他都是擦伤。
在医院养了一周,石墩坚持要出院出家去休养。
他不能老住在医院让外婆来照顾自己。
舅舅舅妈都说回家休养,还有那个连面都没见过的赵老师也打了电话建议他回家。
石墩回村子里了。
吊着右手回来的。
陈冬梅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杜红英。
“娘,我知道的,他在比赛的时候受的伤。”
“哎呀,这才是运气不好噢。”
“还算运气好吧,伤的只是手,要是腰什么的就更麻烦了。”
杜红英是在石墩受伤后去仔细关注了一下举重运动员的现状,才知道这一项运动员有很多后遗症,绝大多数都是是肩部损伤,腰部损伤,腕部损伤……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个闪闪发光的奖牌都是他们用时间用青春用汗水和伤痛换来的。
出过成绩的运动员,能够登上塔尖的只是少数,能够名利双收,他们在退役后会有相应的资源,生活和工作都能得到保障。
但是,绝大多数的运动员日复一日的训练比赛却并不能等到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他们走出了赛场就会陷入迷茫。
青春年少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训练 上,文化上就吃亏得多。
长年的封闭训练 与社会也脱节了,再走进人海中,就成了为不起眼的那一个。
想要求得一个岗位想要适合新的生活环境都特别的艰难。
杜红英很关注石墩的情况。
据说运动员退役后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做有运动技能再就业,去从事教练员、体育教师等职业。
但这类岗位要么数量有限,要么需要资格证书门槛。
她和李红运他们想到了一起:实在不行咱就自己开培训学校,让石墩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
石墩回家后,自己口诉,让舅妈代笔写了退役申请书,再用左手歪歪扭扭的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从此以后,他就与举重比赛的赛场说再见了。
很快,石墩的退役得到了批准,也给他安排了工作:回原籍的学校任体育老师。
石墩欣然同意了。
只因为,他与赵老师确定了关系,经历了太多的事后他也听家人的劝:遇良人先成家。
至于舅舅他们说做体育培训学校的事儿,他暂时还没这种想法。
杜红英知道石墩安顿下来后也就放心了不少。
回到边境,正好遇上高志远休假。
“你们这个任务还没完成啊?”
“任重道远。”高志远又黑又瘦,看得杜红英都很心疼,你说这么大一个领导,怎么就还要亲自动手吗?
“没有亲自动手,但是我得起带头作用,得现场指挥坐镇监督。”
每一次休假,两口子就交流着各自的情况。
杜红英自然是要汇报家里的事儿。
“我真是一个不孝的儿子。”
听闻高建成以这样的方式走了后,高志远沉默了半晌低沉开口:“他对我其实挺好的。我也没能送他最后一程。”
“相信他也能理解你。”杜红英安慰道:“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我就是咱们家全权代表了,用我爹娘的话说:我们算是对得起他的养育之恩了。”
“谢谢你,老婆。”高志远抱着自家媳妇感谢:“你真是我的贤内助。”
老的小的全靠了杜红英,自己就只是一个摆设,立在那里代表着老的有儿子,小的有老子,老婆有老公,他只是一个存在,一个符号而已。
不管遇上什么事儿,他绝对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从嫁给你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你是当兵的,你有你的事业要做,我能做的就是做好后勤保障,你在前方冲锋陷阵,我在后面做你最坚实的后盾……”
“老婆,谢谢。”
高志远感动得很,他眼光不错,喜欢的人就是这么好。
两口子过上好日子,自然要感谢高思文的不娶之恩。
说起高思文,又有故事可讲。
“聚众赌博,确实是他干得出来的事儿。”高志远冷哼:“他还真是有俩钱就不知道自己姓什名谁了,最后还让人给弄出去了,没关上几年?”
“他关上几年倒没什么,别害了高安福。”
杜红英想着高安福那孩子的情况,又是一声叹息:“投胎真的是技术活啊,那孩子多聪明的人啊,怎么就遇上了一个不着敲的亲爹?”
“我能说是高家祖上积德了,高家祖坟埋正了吗?”高志远不信鬼神的人,这会儿说起了祖坟:“高思文这根歹竹长出了好笋子,高家最后只能看他了。”
“爹走了,最放心不下的应该就是高安福了,娘说她会照顾到高安福上大学。”
说起邱琼先杜红英也是赞不绝口,这位老太太处事真的让人挑不出一点儿毛病。
“是啊,他们虽然是半路夫妻,倒也和睦。”高志远说:“还得是我老婆大度,当年为他们力争得来的幸福。”
“那是他们的缘分。”说起缘分,杜红英想起了高思文与文君兰:“听说这次也是文君兰从国外打来的越洋电话,安排律师想办法弄他出去的。”
“那个女人也蠢。”
咳,只能说,什么样的锅配什么样的盖,这对夫妻是绝配,都会作能作,还作不死,把一个日子过得一波三折精彩纷呈的,丢人现眼的事儿干得不少。
“高安福外家也在联系他,估计着想认他回去。”
“呵呵,都是无利不起早的性子。”高志远特别看不起这类人:“锦上添花的事儿都愿意做,需要雪中送炭时他们在哪里?”
当年那么绝决的将才出生几天的孩子扔给高思文,现在知道孩子聪明会读书自己膝下没有得力的后代子孙就想找回去,这时候不怕丢面子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想用利益诱惑高安福,高安福都不心动,这让杜红英都看不懂了,这孩子性子随她亲妈,执拗!
(https://www.eexsvv.cc/131392/1038391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