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七零哥哥身硬心软,小娇妻撩着过瘾 > 第2731章

杜红英说的都是家庭琐事,高志远说的就是国家大事。

扫雷是他们的本职工作,高志远总是轻描淡写一句带过,为的是不让妻子担心,  他们都达成了一个默契,能谈的高志远会谈,不能谈的就不问。部队上的事儿都是秘密。

不过高志远还是给杜红英说了一个故事。

“高手在民间是真的。”高志远很是感慨:“扫雷工作我们是专业的,饶是如此还是有人受伤……”

牺牲两个字高志远生生的咽了回去。

“没想到我们在当地又发现一个扫雷的高手,是一个村民。”高志远看杜红英听得津津有味儿就继续说下去:“你猜都猜不到他排雷的初衷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

“就是想找一块安全的地来种。”高志远道:“边境上的地很宽广,但是能种的地几乎没有,地里树上到处都长地雷,村民们走路都可能会遇上危险。”

明知山上险恶,靠山吃山,他们还是得上山割草种地干活,甚至有人会上山捡废铁和弹片卖钱,因此踩地雷的村民也不少。

“这位同志为了能找一块安全的地来种,自己就学会了排雷。”

一年时间他就排了四十多枚地雷。

“这排雷的工作何时是一个头啊?”

杜红英觉得这玩意儿比战争年代还可怕,战争是明枪明火啊,地雷却是冷不丁的收人命。

“这儿地形复杂,数量拢大,一时半会儿还真完不成任务。”高志远道:“估计着又要开始大规模的扫雷工作了。”

高志远说他们之前接的扫雷工作任务主要是边境口岸、通道、巡逻线路扫雷。

这一次应该要加大扫雷范围。

杜红英默默的听着,知道他们从事的工作任重道远还很危险,只能祈祷平安。

夫妻俩正说着话,杜红英的传呼响了起来。

“你这是啥呢?”

高志远好奇的拿过去看:“回电……”

“传呼机,人在哪儿都可以收到信息,是李红运打来的。”

“李红运怎么不打电话?”

“他不知道我回边境了,可能打到京城没找到人。”

“打这玩意儿就能找到你了?”

“对呀,这个随手携带方便。”杜红英道:“兰勇说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叫大哥大的移动电话,我看了一下,像砖头那么大,而且很贵,我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紧急联系,所以就没配,配了一个BP机就好了。”

“这玩意儿也行?”

高志远翻来覆去的看了看,有点搞明白,甚至想动手去拆。

“你快住手吧。”杜红英一把抢了过来:“别给我搞破坏,这东西可贵了。别看小小的一个就得花上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每个月还要给服务费。”

“原来这是BP机啊,我还以为是什么东西。”高志远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

啥情况呀?

“我今天下午出门时看见两个年轻人腰间皮带上挂了这么一个小小的黑匣子,以为是什么装饰品,然后突然听见“嘀嘀嘀”几声叫声……”

懂的都懂,听到这种嘀嘀声高志远是高度警惕。

“不是吧,你以为是危险物品?”杜红英一想到这种可能笑得不行:“你不会上手去抢人家的吧?”

“那倒没有,就是尾随关注了好一会儿。”

然后呢?

“穿的是便服,被误会了,差点动手。”

“你可真逗。”

杜红英明白了,这人看到人家腰上别着这么一个发出“嘀嘀”声响的小黑匣子就高度紧张了,然后一路尾随,结果被当成是小偷了。

“回头我也给你买一个吧,有事呼你。”

“不用不用,我们用不上那玩意儿。”

说用不上的高志远却拿着不收手,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杜红英也懒得管他,就直接给李红运打电话。

“红英姐,那个……”

李红运说话有点吞吞吐吐的。

“红运,有什么事儿你直说。”

直觉告诉杜红英,李红运找她应该是和石墩有关。

果然,石墩在学校教书不适应,想要出去找工作。

“石墩的性子太直了,看不惯的就要说,他和学校的一个主任闹矛盾了,不想在学校待了。”

李红运也是很无奈,什么情况都想到了,原以为石墩还是能甘于寂寞的,没想到却是眼里容不下一粒沙的人。

职场上嘛,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摩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但是石墩要较真,直接就将小事搞成大事件了。

原来是采购体育器材,石墩发现那位主任买的器材劣质品,价格却是好产品的,换句话说就是以次充好,中饱私囊。

石墩也不会拐弯抹角,直接就将人家的遮羞布撕了。

这一下尴尬的就不止那一个主任了。

“石墩那孩子初中毕业就去了省队,这些年除了训练就是训练,哪看得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啊。”李红运无奈道:“现在搞得他被人孤立了,对他都很排斥,这班上得很不开心。”

“不开心就不上了。”

杜红英完全能理解石墩的心情,为之努力了那么多年的举重不能笑到重要,屈尊到学校教体育,结果却看到了社会阴暗的一面,直接揭发出来了,却不知道他的举动不能被人容忍。

“我的意思也是这样的,红英姐,你之前不是说要可以开个什么体育公司什么培训学校的吗,您看这……”

“开。”杜红英道:“我让兰勇这边找人筹备一下。石墩这边不想当那个老师就辞职吧,我们这边尽快启动项目,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行,谢谢红英姐。”

“谢啥谢,  开培训学校体育公司这些还要靠石墩这个专业人才呢,这也是互利互惠的事儿。”

杜红英深信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她的每一次投资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开体育公司培训班这种事儿也不是她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她在看报的时候了解了时事新闻,去年国家还颁发了《体育法》。

根据杜红英的经验,体育这一块未来必然会是一块大蛋糕,没有资源不了解就算了,既然有那必须去分一杯羹啊,所以,这体育公司,必须开!

(https://www.eexsvv.cc/131392/10383911/)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