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二月末,仅有几面之缘的县令派人送来了五十石粮食。
在这样的灾年,这已经是足够大的善意了。
即便是王清晨也不得不领情。
由于丁忧的缘故,两人的交情并不露骨,也即没有互相宴请增加交情的机会。
不过,只要王清晨领情,这个善果便是结下了。
王清晨自然清楚,受灾之时,县城的影响肯定要更大一些。
毕竟县城居民多数不事生产,一旦交通堵塞,城里就会缺粮,居民就会恐慌。
这种情况下,还能调五十石粮食过来,实在是解了王清晨的燃眉之急。
尤其是,后续村子又陆陆续续送来了不少幼童。
这些多是听到了些许风声,将孩子丢在村口,大人却不见踪影,赌的便是人心。
直到三月,村中收养孩子已经过百。
兹事体大,即便是王清晨,也不得不写一块陈情碑文立在村口。
万一引起一些不好的猜想以及弹劾,那王清晨的官名可能就真的毁于一旦。
‘景佑二十一年冬,天降奇祸,白灾陡至,数日不绝。
道路冰封,屋舍倾颓,失家者无计。
臣,丁忧在籍,目睹斯景,痛心疾首,忧百姓之疾苦,怀恻隐之仁心。
遂与族人紧急商议,竭尽绵薄之力,决意广施援手,收养流离孩童……’
大意就是讲述事情经过,算是工作留痕,万一日后有什么麻烦,也算有个印照。
三月
早就忍不住迸发的春意已经铺满大地,行走都有些困难的积雪随着天气的逐渐升温几乎彻底消融。
如果不是偶然在背阴处发现一两片尚未消融的积雪,所有人都会认为那场暴雪仿若梦境一般。
不过,村口汹涌的河流和村中尚在修复的房屋,却是昭示着一切都是真实经历。
“夫子”
“夫子”
……
这些村中收养的小子如今也算是村里的一份子,别人不曾珍惜的读书机会,这些孩子却是珍视如命。
一个人一生中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绝无仅有,能够把握这种机会的更是凤毛麟角,他们却当作救命稻草一般紧抓不放。
“嗯,可是去给坝上的人送饭?”王清晨问道,此时村中力所能及的杂活多是这些孩子主动请缨。
“是的夫子”
几个年纪最大的孩子抬着几个大竹篓,显得有些吃力,不过一个个却是很有精神。
“嗯,去吧,记得明天的早课别迟到了”王清晨提醒道。
他以前带的识字班只有小猫三两只,如今却是一大群了。
他还是很欣慰的,至少热热闹闹的才有学堂的样子。
至于在村中学习的学子,去年中举者了了,放在整个襄阳县其实也还算不错。
毕竟其中多数都不是富裕人家,基础未免有些差,再加上调教时间实在不长,收获也并不尽如人意。
因为这一场大雪的缘故,这些多数都回了乡里或者到县城谋生计去了。
毕竟他们也有家人需要照顾,或许养活自己之余再努力科举也不为过。
所以王清晨现在算是整个村子所有孩子的夫子。
(https://www.eexsvv.cc/130531/10099507/)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