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 第400章 人生大事

汉中再美好,风景也更抚人心,萧砚挂念的却还是中原及北地,故在南郑犒赏完入蜀的全军后,就开始班师回朝。

    从七月下成都,到八月回师,满打满算萧砚只在成都逗留了不到十余日,蜀国的军政他过问的也并不算多,彼时天策府的属官们还没抵达,随军的大部分都是武夫,就靠这些人显然顾不过来,只需留下驻军,其他诸事可交给天策府智囊团们来布局。

    自然,会有夜不收留下来负责配合朝廷行事,同时组建千户所以供萧砚掌控川蜀,这条属于暗线。

    驻军在剑阁的是神策军,都指挥使为史弘肇,此军新成不过四个月,战力并不算强,唯一一场战事,也只是两月前在轘辕关阻遏了一下从华州向南的感化军。但此军的忠诚度很高,且蜀地的精锐都已被萧砚迁往中原,只留这一军控扼剑阁关,以待今后与其他中央军轮戍。这便是明线。

    萧砚并不与归德军主力一并离开,后者会在余仲和李思安的统率下走水路直返汴京,这样可以节省更多的路途与时间,而大批旧蜀臣僚与被迁往中原的蜀地军民都会一起出发。

    而萧砚则带着此行最重要的俘虏王建与些许骑兵经陈仓道入岐,来时走的傥骆道虽比起陈仓道来可以节省两百多里路程,但很难通行,需频繁跨越河流,栈道易被洪水冲毁,且还要翻越秦岭主峰,沿途人烟稀少,补给困难。

    军事急行或隐秘行动萧砚自然选择傥骆道,可寻常行路,自会选择沿途有拦马墙、驿站、行道树等完备设施的陈仓道。

    归德军步骑满载而行,从夔州、江陵调来了近千条舟船用以运载,就算是顺流而下,等他们回到汴京,起码也要一个月后。

    萧砚一行便简单的多了,几乎没有大行李,更没有什么仪仗,八月初几从南郑出发,因为道路相对平缓,只十日就已抵达青泥岭,这还是在沿途不断有入蜀梁朝官员来拜见的情况下耽误了行程,不然还能更快。

    而在萧砚出蜀的同时,凤翔亦也收到了南面的信件。

    连同信件一同带回来的,还有千乌那副后来补完的画作,就是萧砚弯腰在田里割麦那一场景,被千乌后来悄悄补齐了,并让信使捎回了凤翔。

    “他为什么要辞拒秦王?”

    姬如雪拿着那封萧砚写来的信件,看了许久许久,由衷为萧砚的成就感到高兴,不过最后还是主动问道:“难道有什么忌讳么?”

    问完这句话,姬如雪便闷闷的微鼓起脸,气恼萧砚也不多写几笔与她解释解释……好吧,她想到这里,亦有几分心虚,因她彼时给萧砚写那封与岐国联姻的信,还要简单的多,只有几个字!

    可她当时是不知道该怎么写呀!

    姬如雪这会还清楚的记得,几月前她还未离开汴京时,萧砚在球市子里与她讲的话,说他夺取这天下,除却是要终结这乱世外,还想要没人敢对他的决定有所质疑。

    不过萧砚一向是个理性大于感性的人,想必会理解她的用心的,但……他总不会因为上次的回信只有那几个字而故意也回得简单吧?

    姬如雪捏着信角想了好多,女帝自然不会知道她的心思,只是在接过信件仔细看过后,方才笑着与她解释辞拒秦王这事后面的头头脑脑,譬如可以借机观察朝野到底还有多少人心未附等等,几与萧砚的想法完全吻合。

    姬如雪瞬间就认定自己的主意一定是正确的,再说了,女帝如此美貌,萧砚那么好色,本就便宜他了!

    在女帝面前,姬如雪一向是有些自惭形秽,虽说她以前一直不在心里面认为自己有多么漂亮,只是由不住萧砚反反复复的赞美她,这才逐渐有了一些自信。

    “等真正受封秦王后,就没什么可以阻挡上将军的脚步了。”女帝轻轻执着姬如雪的手,道:“当初让你去接近他,应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姬如雪想了想,认为自己其实真的没做什么,自不会接受这一赞誉,不过她并没有把心里话说出来,而是看向那幅画,转移话题道:“他居然还会割麦。”

    其实她并不惊讶,因为在姬如雪的心目中,萧砚似乎什么都会,不过还是说了出来,她想让女帝更了解萧砚一些。

    “据说那好几天他都会下田。”女帝拿起千乌写的信来看,不由发笑:“他还学会了赶牛耕地,每次回来两边裤腿都是泥。”

    两人同时想象出了那一画面,嘴角便不禁露出了一抹笑意。

    姬如雪观察着女帝沉迷其中的表情,遂轻声询问:“女帝认为萧砚是怎样的人?”

    女帝有些讶然,脸颊更是莫名有些泛红,好在并不明显,她也不知姬如雪会不会看出来,不过她们现在的关系很亲近,其实就算看出来也没什么。

    她脑中浮现出了一个朦胧的人影,萧砚与她见面的次数很少,上一次凤翔会晤,也已经是六个月前,但她莫名就是对萧砚的样子记得很清楚,于是就有些不好意思同时故作轻松道:“身如玉山、年轻俊朗,长的很好看。并且文武双全,志向高远……”

    这时候,女帝却突然回头看向旁边笑得很开心的姬如雪,笑声道:“仅凭这种寻常男子的优点,据说汴梁就有好多女郎惦记他,好在他并不好女色。”

    姬如雪一时有些迷茫,萧砚不好女色么?

    怎么好像许多人都这么看他?

    想到这里,她便指着千乌的信道:“可他明明……”

    “这有什么。”

    女帝沉吟了下,笑了笑:“大小徐妃本来就是他灭蜀的战利品,据说王建已经六十有余,并且近些年暗疾频发,已然余岁不多。王建死后,等待她们的唯有两条路,一则为王建殉葬,二则被其他贪图她们美色的人觊觎,但其他人又绝不可能担得起蜀国帝妃的名头,整个梁朝,只有上将军值得她们攀附,这才是她们余生的生存之道。”

    “既是他的战利品,又主动献身,按耐不住很正常。”

    女帝轻声对姬如雪出声,仿佛在给她讲述经验:“况且,有千乌替他搜罗美人,总好过其他乱七八糟的人近他的身。如今他在外面承受了你的愧疚,便会十倍补给你。且大小徐妃艳名满天下,留着她们,天下人总会胡思乱想,可若将她们赐死,她们的父兄又正是拿来安抚蜀地关键人物。与其纠结,这个情,何不我们来做?放心吧,似大小徐妃这些女子,只能是在外面的野花,可这两株野花,却已然抵得上无数芳草了。”

    姬如雪一时怔怔,似觉好多知识瞬间灌入了自己的脑子。

    女帝牵着她的手放在自己掌中,柔声道:“我知你为了岐国耗费了许多心思,有些话,我不会对你讲,有些东西,我却要仔细让你知道。

    似他这样的人物,古往今来又有几个?身不由己的事他会有很多。岁月很短,可放眼过去,不过这几十年的光阴里,浩瀚的四海却都在他的眼前。漫长的岁月中,会有无数人追随他,敬仰他,恨不能为他献出生命。儿女情长的事注定只会在他的生命中占据很小一块,但与他的故事,却大有可能占据你的所有。所以于你而言,不是需要将他紧紧系于身边,而是在他回首之际,清楚归宿在何方。”

    “女帝……”

    姬如雪有些慌乱,站了起身。

    “我知晓你放弃了什么。”女帝却不过笑笑,轻声道:“其实没有我,他一样能得到岐国。”

    “不是的……”姬如雪先是一怔,进而竟主动握住了女帝的手,认真道:“他对你也非常感激、崇敬。他真的很尊重你。我纵使眼界远远不如你,却也看得出你为他付出了多少。萧砚虽然从未说过,但他不会不感念这些,他不止是因为岐国才要与你成亲的,他从来不是无情的人……从来不是。”

    女帝莞尔,对她道:“但我也不是。”

    姬如雪便略显茫然。

    女帝则道:“与他的事,我会自己看着办。可亏欠你的,我不会视而不见。你只需记住,从今以后,我有的,你也有;我没有的,你也能有。”

    说完这一句,女帝的心情竟然变得很好,不知是不是终于把藏在心里的愧疚讲给了姬如雪听。

    或许回头去看,她当年将在战乱中沦为孤女的姬如雪带回幻音坊时,并未想过这随手的善意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回报。甚至她本来就并不算得什么善意,幻音坊需要这些孤女,她就带回来了。所以当姬如雪会因此还她的恩,女帝也会想要加倍补给她。

    姬如雪一时很动容,以她的性子,这个时候竟也有几分鼻尖发酸的感觉,眼眶霎时泛红,她便稍稍侧过身去。

    她这时候终于恍惚的察觉出,自己对于幻音坊、岐国的感情,到底来源于何处。

    女帝却只是轻轻拍着姬如雪的肩,无言的远眺着南面,神态轻松,似乎做了一件让她心安的事。

    ——————

    青泥岭设有青泥驿,并在关键要点建有隘口,萧砚便在驿站里见到了一路从汴京赶至此处的天策府长史、东都留守、开封府尹韩延徽。

    “劳烦藏明亲自走这一趟,我心甚愧。但这件事对我而言实在重大,思来想去,唯只有拜托藏明去办。”

    萧砚扶起要拜下去的韩延徽,道:“可道(冯道)身处幽州,这件事委托他也实来不及……”

    “为大王鞠躬尽瘁,是仆的本分。”韩延徽看起来很显瘦,但多时都特别严肃,这个时候亦也如此,正色道:“还请大王示下。”

    其实韩延徽来之前,已然自己思忖过,他身兼东都数个要职,是半年来萧砚在秦川转战千余里而安心后路的磐石,虽说当下大局已成,形势安稳,东都汴京再无后顾之忧,可被萧砚千里迢迢召来秦川,实在很难不让他多想。

    当然,坐镇成都的事韩延徽不是没想过,但可能性实在很低,并且之前萧砚早已有了川蜀几道的人事安排,犯不着再让他去大材小用,眼下这时候,重要大敌还是晋国,中心也当侧重在中原。

    而另一个可能,便是萧砚或可能要更进一步!

    直接越过所谓秦王,登基称帝!

    韩延徽思来想去,认为这种事并非没有可能,虽说当下称帝,可能并不是最合适的时机,梁朝也并非真的完全没有反对声音,可若萧砚真的心急于此,同样想要跟着进一步从龙的,亦有一大批。

    就说那些投效来的旧蜀臣子,只能选择跟随萧砚,且新朝若立,这些人也会被重用,大家原本还分属个什么梁国、蜀国,可若一时都聚在了新的政权下共事,而那些拥护朱氏的则变成了乱臣贼子,人心可能会迅速向一处靠拢。

    ……嗯,有绝对的力量支持大王登基,问题不大。

    这般想着,萧砚却在思忖过后,缓缓道:“我需请藏明去为我下聘礼。”

    韩延徽不由一愣,先是错愕,复而大喜,他急忙追问:“大王要娶妻了!?”

    这真的是大事,而且是整个依附萧砚的贵族功勋集团的绝对大事!甚至真的要比较起来,称帝的事都需要往后靠一靠。

    纵使大王打下整个天下,纵使真的称帝,但没有继承人,什么都白搭!大家伙多年的贡献全都没有保证!

    就在几月前,冯道就以萧砚还无子嗣的原因劝谏他不要亲自犯险入蜀。

    萧砚想的则要简单的多,他在这个世上,一无父母,二无兄长,唯一一个可以称得上是长辈的大爷,还不见得会出十二峒。

    所谓明媒正娶,三媒六聘,都是需要长辈来牵头的,本人出面倒不像话,萧砚没有长辈,只有让韩延徽替他奔走。韩延徽是他麾下的第一幕僚,天下皆知,让他出面也实属诚意十足,排面拉满。

    韩延徽按耐不住喜色,左右踱步了一会,一应流程已然在脑中完整浮现,遂问道:“大王,敢问是……”

    “岐王胞妹。”

    萧砚道:“李云姬。”

    (本章完)

(https://www.eexsvv.cc/108393/36792602/)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