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748章 海洋和陆地

郑芝龙不愿在刚修成的宅院上大动,郑士表却不这么想。

他向郑芝龙道:

“房子是最容易看到的东西,乡里人就看这个。”

“你按伯爵的规格建府邸,谁都知道你成了伯爵。”

“不按伯爵的规制改,反而还住着男爵的宅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只是男爵呢!”

“这宅院必须要改,它是我们郑氏一族的根基。”

父亲都这么说,郑芝龙也不好反对。他向父亲说了自己的难处,解释道:

“京城的府邸需要建,封地的府邸也要建。”

“再加上家乡的府邸改建,花费实在太多了。”

“不如再过几年,等钱财宽裕后再说。”

郑士表听到这番话,急忙就问他道:

“听你这意思,是真想进京去住了?”

“皇上封你的伯爵,可是承天爵位。”

承天爵位和开国、奉天爵位不同,更接近于顺天爵位。

这是皇帝利用管辖海外的权力,可以用中旨直接册封的爵位。

能用中旨册封自然能用中旨削夺,所以在明白这一点的人看来,承天爵位仍低一等,不算正经爵位。

尤其是如今贵族议会还没设立,削去承天爵位不过是皇帝一道旨意的事情而已。

郑士表就担心儿子去了京城回不来,前几年郑芝龙一直没进京也是这个原因。

郑芝龙确实考虑过这件事,向父亲道:
“进京是一定要进的。”

“开藩后也有进京朝觐的责任。”

“而且我若一直不进京,总显得与朝廷有隔阂,信不过朝廷君臣。”

“我南安郑氏欲要融入朝廷,必须在京城有人。”

郑士表闻言有些担心,说道:
“话虽如此,但是去京城的风险太大了。”

“你如今同荷兰人一样成为南洋霸主,焉知朝廷不忌惮?”

“就算不把你像汪直一样杀了,只是拘在京中,到时候你该怎么办?”

该怎么办郑芝龙也没想好,他知道父亲说的不是没有可能,朝廷是有可能封个官职,把自己留在京中的。

就像郑芝虎就一直在海军任职,在北方为辽东做后勤。

这种理由光明正大,郑芝龙只要不想造反,就很难违抗朝廷命令。

所以他思索了一番,忽然看向父亲,说道:
“要不,父亲代我进京?”

“我在贵族议会还有个席位,父亲可以做代表担任。”

想用父亲代表自己长居京城,既表明了忠心,又不用亲自过去。

郑士表闻言有些惊讶,指着自己说道:

“我去?”

“那能行吗?”

“何况我还要留在家里操持家事呢?”

郑芝龙笑着说道:

“你是我的父亲,而且还加了金吾卫都督衔,怎么就不行了?”

“再说家里能有什么事务,随便留个族人就行了。”

他爹的能力他自己知道,如果真有本事,也不会让自己沦落为海贼了。

所以他对自己父亲操持家事的说法根本不在意,觉得不如留个族人。

但是郑士表却真有想法,说道:
“不可!”

“家里的事情怎么能随便交给他人呢?”

“你现在是伯爵,不但有三百亩宅院,爵田也能突破千亩限制。”

“皇上有没有说过,赐给你多少庄田?”

郑芝龙这下有些惊讶了,向父亲道:
“什么庄田?”

“我不是有封地吗?”

“皇上给我的封地是方五百里,预留将来封公的领地。”

“有这么大的封地,还要庄田做什么?”

郑士表听到他的想法,急得立刻劝道:

“怎么能不要呢?”

“海外十亩土地,都不见得比得上中原一亩。”

“你要是有几万亩庄田,岂不相当于有几十万亩海外封地?”

“再说经营海外的风险有多大,哪像在中原稳定?”

“难道你真要让郑家都迁去海外,成为岛上蛮夷?”

这么一说,郑芝龙也有些犹豫了。

别看他成了海盗首领,自己的基业也在海上。

但在内心之中,他对海外是不大看得起的。所以先前他连近在咫尺的东宁岛都没下力气经营,而是图谋招安上岸。

如今招安是成功了,但是上岸之事,却因为皇帝要在海外分封,出现一点转变。他想要成为世袭贵族,就必须去海外开藩。

这让他不止一次后悔没有好好经营东宁岛,以东宁岛作为自己的封地。那样他就能控制东宁和福建,掌控两地间的海峡,在这里一直收保险费。

现在他去婆罗洲开藩,其实是不得已的事情。若非皇帝逼迫,他根本就不想过去——

能在福建这边一直收保险费,谁想去南洋种地?
若非婆罗洲的面积足够大,他又想成为贵族,根本就不会过去。

所以他叹着气向父亲解释道:
“不去海外开藩,是不可能成为世袭贵族的。”

“皇上把京城的勋贵都一个个往外赶,如何会册封新的贵族增加朝廷负担?”

“我听说有些犯错贵族的庄田都被收了,只留下一千亩祭田。”

“咱们能在中原拥有的土地皇上虽然没明说,但是估计也就是一千亩祭田。”

“不可能拥有藩国的同时,还在中原掌握大量土地。”

显然,他的头脑是清醒的,猜得出皇帝为何鼓励开藩——

就是要减轻朝廷负担,让贵族开藩后朝贡。

如果他不愿去海外,皇帝估计会立刻把爵位收回去。

郑士表听着儿子的解释,也感觉有些难办。

他本来是打算用伯爵的名义为郑家攒下一笔家业的。

没想到当今皇帝如此小气,连一些勋贵都只留下一千亩祭田。

这让他嘟嘟囔囔抱怨许久,又试着向儿子道:

“成与不成,咱们都可以试一下。”
“皇上不见得把咱们的田地限制在千亩,京城不还有二万亩庄田的勋贵吗?”

“如果郑氏在福建有二万亩土地,那可当真是发达了,是真正的家族根基。”

郑芝龙被他说得有些心动,又听父亲说道:

“我刚才说扩建府邸也是如此。”

“咱们成了伯爵,地方官员士绅谁不给些面子?”

“到时候购买庄田,也更容易一些。”

种种好处一说,郑芝龙心动之下说道:
“那就先试试吧!”

“如果皇上不禁止,那咱们就先买二万亩庄田。”

“这些田主要给族人种,名义上说是祭田。”

郑士表一拍大腿,说道:

“成嘞!”

“你就都放心吧!”

“咱们郑氏是大姓,源头能追溯到晋朝衣冠南渡时八姓入闽。”

“除了石井郑氏的近亲外,其他人多少也能攀上点关系。”

“这族人多了祭田就多,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就算朝廷知道了,也不能因为祭祀祖先责问我们。”

和郑芝龙商讨了收购庄田做祭田的措施,郑士表又向他道:
“说起来咱们郑氏族人出海的也不少,还有很多人去了吕宋那边。”

“皇上不是给你预留了公爵封地吗?”

“下一步如何提升爵位,是不是打败西班牙人?”

打败荷兰人封了伯爵,打败西班牙人自然有可能把爵位升一级。

郑士表虽然想在福建扎深根基,却知道自己儿子的基业到底是在海上。想要提升爵位,就要去打海战。

郑芝龙确实有过打吕宋的念头,甚至之前想过以吕宋做封地。

不过朝廷因为吕宋距离近,考虑的是直辖,作为第一个海外省分,探索海外治理。

再加上西班牙人正在没落,如今和大明在南洋争霸的是荷兰人,他向父亲说道:

“打西班牙人估计还要很久,现在大明的目标,是把荷兰人从南洋逐出去。”

“等到全居南洋后,西班牙人就是瓮中之鳖,随时都能收拾。”

前来南洋的西方殖民者中,葡萄牙人已经归附大明,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西班牙人和大明的关系没有那么好,甚至还曾在吕宋屠杀华人。

但是在无敌舰队战败后走向没落的西班牙人,没有和大明争夺南洋霸权的实力。

如今和大明争夺南洋的,是从西班牙独立出去的荷兰人。

这些荷兰人不但侵夺西班牙、葡萄牙的据点,就连英格兰派来的殖民者,都被他们赶了出去。

他们对大明进入南洋极为警惕,这次虽然不得已而答应,却明显有不甘的意味。

很多人都认为将来定然还有大战,这也是刘香提出劫掠荷兰商船时,没多少人反对的原因——

既然迟早都要打,自然是能削弱一点是一点,只要不是做得太过、引发双方大战。

向父亲解释了一下南洋的局势,郑芝龙道:

“要想封侯,估计要把荷兰人完全赶出去,让大明彻底确立南洋霸主地位。”

“西班牙人只是添头,拿下它有可能封伯,却不可能获得更高爵位。”

“戚继光靠着平倭功和边功后代才封为侯爵,我想成为侯爵,必须把整个南洋平定,赶走荷兰人与西班牙人。”

这是他对自己的认识,也是对整个南洋局势的判断。

正因为此,他想把自己的势力迁去婆罗洲,为将来进一步立功升爵做准备。

郑士表则是皱了皱眉,说道:

“你这平了南洋也只能封侯,皇上为何留一个公国给你?”

“到底要立下什么样的功绩,才能成为公爵?”

郑芝龙哈哈笑道:
“南洋才到哪啊!”

“郑和早在永乐年间就控制南洋,还下西洋让不少国家朝贡。”

“想当公爵的话,至少要下西洋,恢复曾经的威势吧?”

“而且这恢复故土的功劳和开疆拓土到底不能比,说不定皇上会让我们远赴泰西,沿着荷兰人东来的路线打过去。”

对荷兰距离大明多远有些概念,但是郑芝龙理解得并不算深。

他的想法就是,既然荷兰人能不远万里打到大明,那么大明的军舰就能同样打过去。

只有这样,他才能立下超越前人的功绩,获得朝廷册封的公爵爵位。

否则只在南洋打转,他不认为皇帝会封自己公爵——

那可是有五百里封地,很多权力相当于王爵的爵位。

郑士表听着儿子的雄心壮志,抚着胡须极为开心。

以前他还不喜欢这个大儿子,认为性情逸荡不能成才。如今看来是没放对地方,他的这种性格,正适合去海上。

既然如此,他更要帮衬儿子,帮儿子掌握好陆地,说道:

“郑氏在福建的族人很多,里面有不少人才,无论在中原还是海外都有不少关系。”

“如果能在乡间营造出声势,让整个郑氏甚至福建大姓都帮助你。你在立功升爵的时候,一定会更容易。”

“咱们家也能成为福建望族,甚至控制这里。”

显然还没有放弃在福建扩张的想法,甚至认为这件事更重要些。郑芝龙想在海上立功,离不开在福建打下的根基。

郑芝龙想到在海上的种种艰难,对父亲的想法十分支持。认为将来郑氏若想兴旺,海上和陆上缺一不可。

所以,他很快选了几个得力的族人负责此事。父亲郑士表则作为南安伯的代表,前往京城朝觐。摸清朝廷对贵族庄田的态度,去京城结交各路权贵。

随行的还有一些被封爵的首领,以及他们的代表。

这些人都在此次的海战中立功,得到爵位等赏赐,前往京城谢恩。
——
朱由检在收到郑芝龙没有亲自进京的消息后,眉头微微皱起。

他自觉对郑芝龙已经足够信任了,这几年来也在不断施恩。

没想到郑芝龙对朝廷却仍旧心怀顾虑,不愿进京朝觐。

尤其是从锦衣卫的奏报得知,郑氏在家乡大规模扩建宅院、建立庄园之后,他更是有些怀疑,郑芝龙怀着异心:

『这人是想要掌控福建,盘踞一个地方的坐地虎啊!』

『一个藩国还不够,还想把福建控制?』

给郑芝龙预留公爵封地,已经是明晃晃地许诺将来会封他为公,没想到这个人仍嫌不足,想要控制福建。

这让朱由检觉得郑芝龙虽然未必有胆子造反,却确实有自立之心——

历史上这个人就是如此,在福建形同割据。

必须把他的妄念打下去,不让他起不该有的野心。(本章完)

(https://www.eexsvv.cc/107143/36792237/)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