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听后,心中一动,但仍有所顾虑:“我等虽有侠义之心,但毕竟是土匪出身,你家主公能容得下我们?”
谋士笑道:“王寨主放心,我家主公向来胸怀宽广,唯才是举。之前已收服一股土匪,如今他们在我军中备受优待,与荆州军将士亲如一家。只要王寨主愿意,我军必当以礼相待,共同为天下除害。”
王猛沉思良久,最终下定决心:“好!我愿率黑风寨兄弟,追随你家主公,一同讨伐董卓!”
谋士大喜,立刻回去向贾长生复命。贾长生得知王猛愿意归降,十分高兴,亲自前往黑风寨,迎接王猛及其手下兄弟。王猛见贾长生亲自前来,心中更是敬佩,当即率众拜倒:“拜见主公!”
贾长生赶忙扶起王猛,说道:“王兄弟,今后你我便是一家人,一同为天下苍生而战!”
收服黑风寨后,贾长生与王猛商议如何对付野狼寨。王猛说道:“主公,野狼寨寨主李霸,作恶多端,附近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但其寨地势险要,防御森严。不过,我知晓一条小路可绕到山寨后方,若能前后夹击,定能将其拿下。”
贾长生点头道:“王兄弟此计甚妙。此次行动,便由王兄弟带路,黄忠将军率一千荆州军与黑风寨兄弟从正面佯攻,赵云将军率一千骑兵绕到后方突袭,我与元直率中军策应。务必一举拿下野狼寨,收服这股土匪势力。”
众人领命,各自准备。第二日清晨,大军出发,直逼野狼寨。黄忠与王猛率部来到野狼寨前,大声叫阵。李霸听闻有人来袭,登上寨墙,见是贾长生的军队,冷笑一声:“就凭你们,也想攻打我野狼寨?简直痴心妄想!”说罢,指挥土匪们放箭。
黄忠与王猛一边指挥士兵躲避箭矢,一边佯装强攻。就在双方僵持之时,赵云率领骑兵悄悄绕到野狼寨后方,按照王猛所指小路,顺利潜入。待接近山寨时,赵云一声令下,骑兵们如猛虎下山,冲入寨中。土匪们毫无防备,顿时大乱。
前方黄忠见寨内起火,知道赵云已得手,大喊一声:“兄弟们,杀!”率领士兵们奋勇向前,攻破寨门,与赵云的骑兵前后夹击。李霸见大势已去,试图逃跑,却被黄忠追上,一刀斩于马下。
野狼寨的土匪们见寨主已死,纷纷跪地投降。贾长生进入野狼寨后,安抚众土匪:“我知你们大多是被李霸逼迫,不得已为恶。如今李霸已死,若你们愿意改邪归正,加入我军,一同讨伐董卓,我既往不咎。”众土匪纷纷表示愿意追随贾长生。
至此,贾长生成功收服附近三股土匪势力,兵力扩充至七千人。大军继续向长安进发,一路上士气高昂。贾长生深知,此次成功收服土匪,不仅壮大了自身力量,更是为讨伐董卓增添了胜算。而在这乱世之中,每一次的抉择与行动,都将影响着未来的走向,他将带领着这支不断壮大的队伍,在讨伐董卓的征程上,坚定前行。
贾长生收服两伙土匪后,大军继续向长安行进。一日,负责侦察的士兵匆忙来报:“启禀主公,前方发现一伙土匪,人数约三千,盘踞在一处山谷之中,似要对我军不利。”
贾长生眉头微皱,与身旁的徐庶对视一眼后,说道:“看来这一路上,土匪还不少。元直,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徐庶略作思考,说道:“主公,我军连续收服两伙土匪,兵力有所扩充,但长途行军,士兵们难免疲惫。若与这股土匪正面交锋,虽有胜算,但恐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且耽误行军进度。不如我们故技重施,先派人劝降,若其不从,再用计策。”
贾长生点头称是:“元直所言极是。只是这伙土匪人数不少,若劝降不成,需用一巧妙之计,方能以最小代价将其拿下。你可有良策?”
徐庶微微一笑,说道:“主公,我听闻此地有一种特制的迷烟,点燃后可迅速扩散,使人昏迷。我们可利用此迷烟,趁夜突袭土匪营地。只是获取迷烟,还需费些周折。”
贾长生思索片刻,说道:“既然如此,你速派人去附近村落打听,寻找制作迷烟的材料与方法。同时,派人密切监视土匪动向,不可打草惊蛇。”
徐庶领命而去,很快便找到了制作迷烟的关键材料与方法。与此同时,负责监视土匪的士兵传来消息,土匪似乎察觉到了附近有军队活动,但尚未确定是贾长生的部队,正在加强戒备。
贾长生得知后,决定尽快行动。他召集黄忠、赵云、王猛等将领,说道:“诸位,此次我们要用迷烟之计,将这股土匪一举拿下。王猛,你对土匪习性较为了解,由你挑选一些熟悉地形的兄弟,趁夜悄悄接近土匪营地,在四周埋下迷烟。待时机成熟,点燃迷烟。”
王猛抱拳应道:“主公放心,此事交给我,定不辱使命!”
贾长生又看向黄忠和赵云:“汉升、子龙,你们二人各率一千精兵,埋伏在土匪营地两侧。待迷烟生效,土匪昏迷后,迅速冲入营地,将他们全部俘虏。记住,行动要快,不可慌乱,尽量避免人员伤亡。”
黄忠和赵云齐声说道:“谨遵主公之令!”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王猛带着数十名熟悉地形的士兵,如同鬼魅一般,悄悄接近土匪营地。他们小心翼翼地在营地四周埋下迷烟,然后悄然退去。
贾长生与徐庶在远处的高地上观察着土匪营地的动静。一切准备就绪后,贾长生一声令下,王猛等人点燃了迷烟。只见阵阵浓烟迅速升腾而起,借着微风,快速向土匪营地弥漫而去。
营地里的土匪们正在熟睡,突然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便觉得头晕目眩,纷纷倒地昏迷。
黄忠和赵云见迷烟生效,立刻率领伏兵从两侧杀出,如猛虎下山般冲入土匪营地。营内的土匪们在昏迷中毫无抵抗之力,很快便被荆州军全部控制。
贾长生骑马进入土匪营地,看着满地昏迷的土匪,心中稍感欣慰。待土匪们渐渐苏醒,他们发现自己已被重重包围,顿时惊慌失措。
贾长生站在高处,大声说道:“诸位,我乃荆州牧贾长生,率正义之师讨伐董卓。本无意与你们为难,但你们盘踞此地,为非作歹,扰乱百姓。今日我用计将你们擒获,并非想取你们性命。如今董卓祸乱天下,百姓受苦,若你们愿意改邪归正,加入我军,一同讨伐董卓,我可既往不咎,还会善待你们。”
土匪们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应答。这时,一个看似有些威望的土匪站了出来,说道:“你说的可是真的?我们这些人,向来自由自在惯了,加入你的军队,能有什么好处?”
贾长生微笑着说道:“当然是真的。如今这乱世,百姓流离失所,你们当土匪,虽能一时快活,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加入我军,不仅能为自己谋个好前程,还能为天下百姓做点实事。我军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只要你们奋勇杀敌,立下战功,必有重赏。而且,你们的家人,我也会妥善安置。”
土匪们听了贾长生的话,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过了一会儿,又有几个土匪站出来表示愿意归降。随后,越来越多的土匪响应,纷纷表示愿意追随贾长生。
贾长生见状,心中大喜:“好!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我荆州军的一员。我希望你们能遵守军纪,奋勇杀敌,为天下除害!”
就这样,贾长生不费一兵一卒,成功将这三千土匪收归麾下。经过此次事件,贾长生的军队规模进一步壮大,士气也愈发高昂。他深知,在讨伐董卓的道路上,每一股力量都至关重要,而他也将带领着这支不断壮大的队伍,向着长安进发,为实现天下太平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贾长生率领不断壮大的队伍终于来到了长安城周边,与此同时,其他各路诸侯也从四面八方陆续赶到。一时间,长安城外旌旗蔽日,各路大军营帐连绵不绝,将长安城围得水泄不通。
然而,众人却发现并州方向竟无诸侯军队前来。袁绍召集各路诸侯齐聚营帐,商议对策。袁绍面色凝重,说道:“如今我等大军云集长安城外,却独缺并州方向的兵力。董卓老贼狡猾多端,若我们四面合围,他极有可能拼死突围,届时我军虽有胜算,但也必将伤亡惨重。我有一计,可三面围攻,留出并州方向,佯装放他离开,实则设下埋伏,待其进入埋伏圈,一举歼灭。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曹操抚须沉思片刻,说道:“袁公此计甚妙。董卓自恃武力,见我军三面围城,必以为并州方向是逃生之路,定会从此处突围。我等只需在途中设下重重埋伏,定能将其生擒。”
孙权年轻气盛,兴奋地说道:“此计可行!我江东军愿承担正面主攻之责,定要让董卓见识我江东儿郎的厉害!”
公孙瓒大声笑道:“那我幽州骑兵便埋伏在侧翼,待董卓突围而出,杀他个措手不及!”
刘备也点头道:“我益州军愿听从袁公调遣,为讨伐董卓尽一份力。”
贾长生思索一番后,说道:“袁公此计确实高明,但董卓麾下必有能人,恐会识破此计。我建议在佯攻的三面加大攻势,做出势在必得的样子,让董卓深信并州方向是唯一出路。同时,在埋伏地点多设疑兵,以防董卓有所察觉后改变突围方向。”
袁绍听后,点头称是:“贾公所言极是。就依贾公之计,加大佯攻力度,迷惑董卓。”
众人商议已定,各自回营准备。贾长生回到营地,召集徐庶、黄忠、赵云等将领,说道:“此次讨伐董卓,关乎天下大势。我们要配合联军行动,同时也要做好自身部署。元直,你有何见解?”
徐庶说道:“主公,依我之见,我军可负责佯攻的其中一面,务必做出全力进攻的态势,让董卓坚信我们不会放过他。同时,派小股精锐部队,暗中前往埋伏地点,听从联军统一指挥,以防董卓逃脱。”
贾长生点头道:“好,就这么办。汉升,你率两千人负责佯攻,务必勇猛向前,让董卓不敢小觑。子龙,你挑选五百精锐,随我一同前往埋伏地点,随时准备出击。”
黄忠抱拳道:“主公放心,末将定让那董卓知道我黄忠的厉害!”
赵云也应道:“是,主公!”
很快,各路诸侯按照商议好的计策开始行动。孙权率领江东军在正面发起猛烈进攻,喊杀声震天,战鼓擂动,箭矢如雨点般射向长安城头。董卓的守军拼死抵抗,但在江东军的猛烈攻击下,渐渐有些抵挡不住。
公孙瓒则率领幽州骑兵在一侧往来驰骋,做出随时准备攻城的态势,让董卓不敢掉以轻心。刘备的益州军也在另一侧积极佯攻,与守军展开激烈交锋。
贾长生这边,黄忠一马当先,率领两千荆州军向长安城墙冲去。他挥舞着长刀,大声呼喊着鼓舞士气,士兵们在他的带领下,奋勇向前,丝毫不惧城上射下的箭矢。
与此同时,贾长生与赵云率领五百精锐,悄悄来到联军设下的埋伏地点。这里是一处山谷,两侧山峰陡峭,地势险要,是绝佳的伏击之地。贾长生观察着地形,对赵云说道:“子龙,此地易守难攻,若董卓进入,插翅难逃。但我们也要小心谨慎,不可大意。”
赵云点头道:“主公放心,云已做好部署。只要董卓敢来,定让他有来无回。”
长安城内,董卓得知诸侯联军三面围攻,心中大惊。他急忙召集李儒等谋士商议对策。李儒眉头紧皱,说道:“主公,诸侯联军来势汹汹,三面围攻,看似不留活路,但恐怕是故意留出并州方向,引我们突围,然后设下埋伏。”
董卓怒道:“哼!他们以为我会上当?我偏不如他们所愿!”
李儒赶忙说道:“主公,不可意气用事。如今敌军势大,我们若死守长安,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不如将计就计,表面做出从并州方向突围的假象,暗中却从其他方向寻找突破口。”
董卓沉思片刻,说道:“好,就依你之计。传令下去,让将士们在并州方向做出准备突围的样子,迷惑敌军。同时,暗中调集精锐,寻找其他方向的突围机会。”
(本章完)
(https://www.eexsvv.cc/107077/36792284/)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