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士燮达成合作意向后,为了进一步商讨对付孙权的详细战略,贾长生决定与士燮见面。双方选定了一处位于荆州与交州边界的中立城镇作为会面地点。这一日,阳光明媚,贾长生带着徐庶、黄忠等一众心腹,早早来到约定地点。不多时,士燮也率领几位交州的重要将领抵达。
贾长生远远望见士燮,赶忙上前迎接,笑着说道:“久仰士公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士燮也微笑着回应:“贾公客气了,早闻贾公在荆州治理有方,声名远扬,今日能与贾公携手合作,也是我之荣幸。”
一番寒暄过后,众人来到早已准备好的议事厅。宾主落座,贾长生率先开口:“士公,如今我们结盟已定,当务之急便是商讨如何一举击败孙权。不知士公对此有何高见?”
士燮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贾公,孙权占据扬州,根基深厚,麾下兵多将广。若要取胜,需智取,不可强攻。我以为,可先断其粮草,使其军心大乱,再伺机而动。”
贾长生微微点头,说道:“士公所言极是。只是孙权对粮草必定极为重视,防守森严,不知士公有何妙计断其粮草?”
这时,士燮身旁一位将领站出来说道:“贾公,我交州水军熟悉南方水网,可派一支精锐水军,沿水路潜入扬州,突袭孙权的粮草囤积地。只要烧毁其粮草,孙权大军便不战自乱。”
贾长生看向这位将领,赞许地说道:“将军此计甚妙。只是扬州水网复杂,敌军必然设有重重关卡。还需详细打探水路情况,确保行动万无一失。徐庶,此事便交由你安排,尽快派人摸清扬州水路防御及粮草囤积地的详细情况。”
徐庶抱拳应道:“主公放心,庶定不负所托。”
贾长生又说道:“除了断其粮草,我们还需在正面战场给孙权施加压力。我荆州军可兵分三路,一路佯攻,吸引孙权的注意力;一路暗中迂回,包抄其侧翼;另一路则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士公,不知交州军这边如何部署?”
士燮说道:“贾公的策略十分精妙。我交州军可在你们正面进攻之时,从后方突袭孙权的防线,与你们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同时,我会再派一支奇兵,扰乱孙权的补给线,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贾长生笑道:“如此甚好。士公与我所想不谋而合。只是作战之时,两军配合至关重要,需保持密切沟通。我们可提前约定好联络信号,以便及时传递军情。”
士燮点头称是:“贾公所虑周全。就依贾公所言,提前约定联络信号。”
黄忠这时站出来,大声说道:“主公,士公,末将愿率一军为先锋,在正面战场冲锋陷阵,杀他个片甲不留!”
贾长生看着黄忠,说道:“汉升勇猛,若为先锋,我自是放心。但先锋军责任重大,需谨慎行事,不可冒进。待敌军被我军佯攻吸引,侧翼出现破绽时,你再率先锋军全力出击,务必一举突破敌军防线。”
黄忠抱拳领命:“主公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贾长生接着说道:“孙权麾下有周瑜、鲁肃、吕蒙等诸多能臣良将,不可小觑。我们在制定战术的同时,也要对他们的应对之策有所准备。士公,你对孙权麾下将领有何见解?”
士燮说道:“周瑜足智多谋,善于用兵,是孙权的得力臂膀。鲁肃为人忠厚,深谋远虑,常为孙权出谋划策。吕蒙年轻有为,作战勇猛且颇有谋略。对付他们,我们需格外小心。我认为,可派人潜入扬州,散布谣言,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使其内部产生矛盾。”
贾长生笑道:“士公此计与我之前所用之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徐庶,此事你也一并安排下去,选派精明之人,混入扬州,伺机离间孙权麾下将领。”
徐庶说道:“主公放心,庶已有些头绪,定会办妥此事。”
商议至此,贾长生总结道:“诸位,此次我们与士公结盟,共同对付孙权,关乎你我两家的兴衰荣辱。大家务必全力以赴,精心筹备。待徐庶打探到详细情报,我们便按计划行动。”
众人齐声应道:“谨遵主公(士公)之令!”
贾长生看着众人,信心满满地说道:“有诸位相助,孙权必败无疑。待击败孙权,扬州之地,将成为我们共同的基业,我们定能在这乱世之中,成就一番大业!”
随后,贾长生与士燮又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直至傍晚,双方才达成了一套完整且周密的作战计划。在这乱世风云中,贾长生与士燮的联盟,如同一股新的强大力量,正朝着孙权的势力汹涌而去,一场决定扬州归属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贾长生与士燮商定联合对付孙权的大计后,深知离间孙权麾下将领对破敌至关重要。于是,二人各自挑选精明强干之人,安排他们前往扬州散布谣言,意图扰乱孙权阵营。
贾长生回到荆州后,立刻招来徐庶,说道:“元直,散布谣言离间孙权麾下将领一事,关乎重大,你务必精心挑选合适之人,确保万无一失。”
徐庶领命,回到营帐后,开始在荆州军中细细筛选。他首先挑选了一位名叫苏哲的谋士,此人足智多谋,善于言辞,且对孙权麾下将领的情况有所了解。徐庶将苏哲唤到跟前,说道:“苏哲,主公命我们散布谣言,离间孙权麾下将领,此任务艰巨,你可有信心完成?”
苏哲拱手说道:“先生放心,哲定不辱使命。只是还请先生详细告知此次行动的具体策略和目标。”
徐庶说道:“你带领一队人马,潜入扬州。此次谣言的重点,是针对周瑜和吕蒙。你需散布消息,称周瑜嫉妒吕蒙的战功,在孙权面前进谗言,欲夺吕蒙兵权。要让这个消息在扬州军中、市井间悄然传开,务必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让孙权阵营内部心生猜忌。”
苏哲点头表示明白,徐庶又挑选了十名武艺高强、行事谨慎的士兵,让他们跟随苏哲一同前往。徐庶再三叮嘱:“你们此去,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暴露身份。一旦发现危险,立刻撤离。”
苏哲等人领命而去。与此同时,徐庶又挑选了另一位名叫陈风的谋士。陈风心思缜密,擅长伪装,是执行此类任务的合适人选。徐庶对陈风说道:“陈风,你这一队,目标是离间鲁肃和陆逊。你要散布谣言,说鲁肃认为陆逊年轻气盛,不堪大用,在孙权面前多次阻拦陆逊晋升。让这个谣言在扬州官场和军队中流传开来,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
陈风领命,同样挑选了十名得力手下,一同踏上前往扬州的路途。
另一边,士燮回到交州后,也迅速着手安排。他招来自己的心腹谋士阮平,说道:“阮平,与贾公结盟对付孙权,散布谣言离间其将领之事刻不容缓。你头脑灵活,我命你带领一队人潜入扬州,行事要小心谨慎。”
阮平问道:“主公,不知具体要针对哪些将领,散布何种谣言?”
士燮说道:“你重点针对周瑜和张昭。散布消息称周瑜独揽大权,不把张昭等老臣放在眼里,甚至在孙权面前诋毁张昭,说他年老昏聩,不堪重用。务必让这个谣言在扬州城内传开,引发他们内部矛盾。”
阮平领命,挑选了十五名交州军中擅长潜行和打探消息的士兵,组成一队,悄悄向扬州进发。
士燮又招来另一位谋士李源,说道:“李源,你这一队,负责离间鲁肃和诸葛瑾。你去散布谣言,说鲁肃嫉妒诸葛瑾的才能,担心诸葛瑾在孙权面前得宠,故而暗中使绊子,阻碍诸葛瑾施展才华。记住,要让谣言像春风化雨般,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孙权阵营之中。”
李源应下,带着十五名手下,踏上了前往扬州的道路。
苏哲带领的荆州小队,乔装成普通商旅,推着满载货物的推车,混入扬州城。他们在扬州城中的酒馆、客栈等人员密集之处,装作不经意地谈论起周瑜和吕蒙的“矛盾”。
“哎,你听说了吗?周瑜大都督好像对吕蒙将军不太满意啊。”苏哲在酒馆中故意提高声音说道。
旁边一位同行的“商旅”配合道:“怎么会呢?他们不都是孙将军麾下的得力干将吗?”
苏哲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我可听说,周瑜嫉妒吕蒙的战功,在孙将军面前说了不少坏话,想要夺了吕蒙的兵权呢。”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纷纷露出惊讶的神色,开始私下议论起来。就这样,谣言在扬州城的各个角落慢慢传开。
陈风这一队则扮成普通百姓,在扬州官场附近和军队驻地周边活动。他们巧妙地将鲁肃和陆逊不和的谣言传播开来。“听说了没?鲁肃大人觉得陆逊太年轻,没什么本事,在孙将军面前老是说他坏话,不让他晋升呢。”陈风在军队驻地外对几个士兵模样的人说道。这些话很快在士兵中传开,大家对鲁肃和陆逊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怀疑。
阮平带领的交州小队,潜入扬州后,利用自己的人脉和手段,将周瑜与张昭不和的谣言散布出去。他们在扬州的豪门府邸、官员聚会之处,巧妙地透露这个消息。“你们知道吗?周瑜现在越来越跋扈了,根本不把张昭大人放在眼里,还在孙将军面前说张昭大人老糊涂了,不能再重用。”阮平在一次官员聚会的门外,对几个下人模样的人说道。这些话很快就传到了官员们的耳朵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李源一队同样不遗余力地散布鲁肃与诸葛瑾的谣言。他们在扬州的市井街巷、文人雅士常去的场所,传播着这个消息。“鲁肃这人太小心眼了,看不得诸葛瑾有才华,老是在背后使坏,不让诸葛瑾好好做事。”李源在一个书肆中对几个书生模样的人说道。谣言像瘟疫一样,在扬州城内迅速蔓延开来。
随着谣言的不断传播,孙权阵营内部渐渐出现了裂痕。周瑜听到关于自己和吕蒙的谣言后,心中郁闷,却又无法自证。吕蒙得知此事,对周瑜也心生疑虑。鲁肃和陆逊之间,因为谣言,相处时也多了几分尴尬。张昭听闻周瑜对自己的“诋毁”,心中对周瑜颇为不满。诸葛瑾听到鲁肃对自己的“小动作”,也不禁对鲁肃的为人产生了怀疑。
孙权很快察觉到了麾下将领之间的异样。他召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张昭、诸葛瑾等人,询问情况。众人虽都表示谣言不可信,但孙权还是从他们的神色中看出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孙权心中明白,必定有人在背后搞鬼,企图离间自己的阵营。然而,此时他还不清楚这些谣言究竟从何而来,只能尽力安抚众人,希望他们不要因此影响团结。
而贾长生和士燮安排的这些散布谣言的队伍,正密切关注着孙权阵营的反应。他们知道,这些谣言只是第一步,只要孙权阵营内部矛盾不断激化,他们联合进攻孙权时,便能事半功倍。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谣言如同一把无形的利刃,正悄然削弱着孙权阵营的凝聚力,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埋下了变数。
孙权察觉到麾下将领之间因谣言产生嫌隙后,深知此事关乎重大,若不妥善处理,恐对东吴局势造成严重影响。于是,他紧急召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张昭、诸葛瑾等一众心腹大臣,齐聚建业的议事厅,商讨应对之策。
众人到齐后,厅内气氛凝重。孙权坐在主位,面色严肃地环视众人,率先开口说道:
“诸位,近日来,军中与城中流传着诸多谣言,致使我等内部人心惶惶。大家也都清楚,这些谣言皆是有人故意为之,意在离间我东吴君臣。今日召集诸位,便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该如何应对?”
(本章完)
(https://www.eexsvv.cc/107077/36792275/)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