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贾长生入城后的第三天,机会来了。贾长生为了庆祝胜利,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稳定民心,下令在城中举办一场宴会,犒劳士兵和百姓。宴会期间,城中的巡逻兵力相对减少,且不少士兵因为庆祝而放松了警惕。
陈武看准时机,乔装成一名普通百姓,混在人群中,朝着城门方向走去。当他接近城门时,一名巡逻士兵拦住了他,问道:“你要出城干什么?”
陈武心中一紧,但表面上却镇定自若地回答道:“军爷,我家中老母病重,听闻城外有一位郎中医术高超,我想去请他来为老母治病。求求军爷行个方便。”
巡逻士兵上下打量了陈武一番,有些犹豫。就在这时,另一名士兵走过来说道:“算了,今天主公高兴,大家都在庆祝,就别为难他了。”
那名拦住陈武的士兵听了,挥挥手说道:“好吧,快去快回,别耽误太久。”
陈武心中大喜,连忙道谢,然后匆匆出城。一出城,陈武便快马加鞭,朝着孙权所在的营地奔去。一路上,他不敢有丝毫停歇,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把广陵城沦陷的消息告诉孙权。
经过两天两夜的奔波,陈武终于赶到了孙权的营地。他径直闯入营帐,见到孙权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喘着粗气说道:“主公,大事不好了!广陵城……广陵城已被贾长生攻陷!”
孙权正在营帐中与谋士们商议战事,听闻此消息,犹如五雷轰顶。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问道:“你说什么?广陵城怎么会被攻陷?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武将广陵城被袭的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孙权听后,怒不可遏,一拳砸在桌子上,吼道:“贾长生,我定不会放过你!”
此时,营帐内一片寂静,众人都深知,广陵城的沦陷,让孙权的局势变得更加严峻,一场更为激烈的较量即将展开。
孙权听陈武汇报完广陵城沦陷的消息,怒火中烧,但他深知此刻必须冷静下来,了解清楚具体过程,才能谋划应对之策。他强压怒火,对陈武说道:“你且详细说来,贾长生究竟是如何攻陷广陵城的?城内守军又是如何应对的?”
陈武赶忙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和盘托出:“主公,贾长生先是派了两千精锐,趁着夜色,从广陵城西北角城墙悄然攀爬上城。当时正值守军换岗,有些混乱,他们便趁机解决了城墙上的守卫,而后迅速摸向城门,一举掌控了城门。待城门一开,贾长生的大军便如潮水般涌入。王威将军虽迅速组织抵抗,但贾长生的军队攻势太猛,双方激战一个小时左右,我军伤亡惨重,最终王威将军无奈投降。”
孙权咬牙切齿地说道:“王威啊王威,你怎么如此轻易就投降了!广陵城地势险要,本可坚守,竟如此不堪一击!”
这时,周瑜站出来说道:“主公,事已至此,责备王威也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要商讨如何应对贾长生的下一步行动。贾长生拿下广陵城后,势力大增,恐怕会继续向我们其他城池进军。”
鲁肃也点头说道:“公瑾所言极是。主公,我们需重新审视当前局势,调整防御部署。贾长生此次能成功突袭广陵城,想必是对城内情况了如指掌,我们要谨防其他城池也出现类似的疏漏。”
孙权皱着眉头,来回踱步,说道:“你们说得都对。只是贾长生这一招实在阴险,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如今我们该如何是好?”
吕蒙站出来,抱拳说道:“主公,末将愿率大军夺回广陵城。贾长生刚拿下广陵城,想必还未完全站稳脚跟,我们此时出兵,打他个回马枪,或许能一举收复失地。”
陆逊却说道:“吕将军,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贾长生既然敢如此大胆地突袭广陵城,必然有所准备。他定会加强广陵城的防御,等待我们去攻。我们若贸然出兵,正中他下怀,恐怕会陷入他的埋伏。”
吕蒙有些不服气地说道:“那依伯言之见,我们就坐视广陵城落入贾长生之手?”
陆逊赶忙说道:“吕将军误会了。逊并非此意。我们可先按兵不动,派人密切监视广陵城的动静,同时加强其他城池的防御,防止贾长生再次突袭。另外,我们可以散布假消息,迷惑贾长生,让他摸不清我们的下一步行动,然后再伺机而动。”
孙权沉思片刻,说道:“陆逊之言有理。我们不能冲动行事,以免再遭贾长生算计。只是,我们也要有所行动,不能让贾长生觉得我们软弱可欺。”
这时,诸葛瑾站出来说道:“主公,我们可以修书给其他势力,告知他们贾长生的野心。若贾长生在扬州势力坐大,必然会威胁到各方利益。说不定能联合其他势力,共同对抗贾长生。”
孙权眼睛一亮,说道:“此计可行。诸葛先生,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务必言辞恳切,晓以利害,让其他势力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诸葛瑾领命道:“主公放心,瑾定会尽力而为。”
张昭却担忧地说道:“主公,联合其他势力固然是好,但这些势力各怀心思,未必肯真心与我们合作。而且,我们与其他势力之间也多有矛盾,恐怕难以达成共识。”
孙权说道:“张公所言也有道理。但如今局势危急,我们也只能一试。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争取。”
众人又围绕着如何应对贾长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提出了各种策略和建议。孙权认真倾听着众人的发言,心中也在不断权衡利弊。他深知,接下来的决策关乎东吴的生死存亡,必须慎之又慎。这场因广陵城沦陷而引发的讨论,在营帐内持续着,每个人都在为东吴的未来出谋划策,试图找到一条破局之路,以应对贾长生带来的巨大威胁。
贾长生成功拿下广陵城后,迅速稳定了城中局势。他深知,战争的脚步不能停歇,必须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于是,在安排好广陵城的各项事务后,他决定亲自率领大军,向下一个目标城市——临江城进发。
在离开广陵城之前,贾长生将城中的大小事务托付给了自己最为信任的将领魏延。他把魏延叫到跟前,严肃而又语重心长地说道:“文长,广陵城如今已在我们手中,但这只是我们大业的一步。我将此城交予你,责任重大。你需加强城防,训练士卒,安抚百姓,确保广陵城成为我们稳固的后方。”
魏延单膝跪地,一脸坚定地说道:“主公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末将定会尽心尽力,守护好广陵城,为大军出征提供坚实的保障。”
贾长生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我相信你。城中粮草、物资等一应事务,你要妥善管理。若有紧急情况,及时派人向我汇报。”
安排完魏延的任务后,贾长生又召集了城中的百姓,站在高台上对他们说道:“父老乡亲们,我即将带领大军出征,但请大家放心,魏延将军会留在这里守护你们。我军向来以百姓福祉为念,日后定会让广陵城更加繁荣。希望大家能安心生活,支持我军的行动。”
百姓们纷纷高呼:“贾将军仁义!我们支持贾将军!”
随后,贾长生挑选了两万精兵,这些士兵皆是身经百战,士气高昂。大军集结完毕,整齐地排列在广陵城外的校场上。贾长生身着战甲,手持长剑,站在点将台上,大声说道:“兄弟们!我们在广陵城取得了一场大胜,但我们的目标远不止于此。前方的临江城,是孙权的又一重要据点,我们要继续前进,将其拿下,彻底打破孙权的防线!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士兵们的呐喊声响彻云霄,士气如虹。
贾长生大手一挥,下令道:“出发!”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广陵城,向着临江城进发。一路上,军旗飘扬,马蹄声碎。贾长生骑着他的战马,走在队伍的前列,眼神坚定地望着前方。
行军途中,贾长生并未放松警惕。他派出了多支斥候小队,在大军前方和两侧进行侦察,确保行军安全,防止遭遇敌军的埋伏。同时,他还与谋士们不时商讨着进攻临江城的策略。
谋士徐庶说道:“主公,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临江城城墙高大坚固,且孙权派有重兵把守。我们不可贸然进攻,需先了解城内的详细情况,再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
贾长生点头说道:“元直所言极是。我们可先在临江城附近安营扎寨,然后派人乔装潜入城中,打探敌军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以及城防弱点等信息。”
另一位谋士庞统也说道:“主公,临江城周边地形复杂,我们还需勘察地形,寻找有利的进攻路线。或许可以利用周边的山川河流,制定出出其不意的战术。”
贾长生说道:“士元此计甚好。你与徐庶一同负责此事,务必尽快摸清临江城的情况。”
于是,大军在距离临江城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徐庶和庞统立刻组织人手,展开了紧张的情报收集和地形勘察工作。贾长生则在营帐中,等待着他们的消息,同时密切关注着大军的各项事务,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最后的准备。他深知,每一场战斗都是对自己和军队的考验,只有精心谋划,才能在这乱世中不断前行,实现自己的霸业。而临江城,将是他下一个要征服的目标,一场激烈的战斗正在悄然酝酿。
在贾长生亲自率军奔赴临江城的同时,他的其他几位得力手下也在各自的战场上大展身手,两个月内陆续拿下四座城池,为贾长生的势力扩张立下赫赫战功。
赵云领命攻打位于广陵城西南方向的安兴城。安兴城虽规模不大,但地势险要,是孙权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赵云深知此次任务艰巨,抵达安兴城附近后,他并未急于进攻,而是先派出多支斥候小队,对安兴城的周边地形、敌军兵力部署以及日常巡逻规律进行了细致的侦查。
经过数日的侦查,赵云得知安兴城守军约有三千人,城防坚固,城门处设有厚重的铁门,且护城河宽阔。但赵云同时发现,安兴城的西南方有一处山坡,树木繁茂,敌军在此处的巡逻相对松懈。赵云心中顿时有了计策。
他挑选了一千名精锐步兵,趁着夜色,每人携带一捆茅草和攀爬工具,悄悄摸向安兴城的西南方。当接近山坡时,赵云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攀上山坡,利用树木的掩护,悄然接近城墙。待到达城墙下,士兵们将茅草点燃,扔向城墙上的敌楼。一时间,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
城楼上的守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吓了一跳,急忙组织防御。就在敌军注意力都集中在西南方时,赵云亲率五千骑兵,如雷霆般冲向安兴城的正门。骑兵们手持长刀,势不可挡。城门处的守军在慌乱中难以抵挡赵云骑兵的猛烈冲击,不多时,城门便被攻破。赵云率军冲入城中,与敌军展开巷战。经过一番激战,安兴城守军无力抵抗,纷纷投降,赵云顺利拿下安兴城。
与此同时,黄忠接到攻打明水城的任务。明水城紧邻一条大河,城内粮草充足,孙权对其极为重视,派了一员猛将陈武镇守,守军多达五千人。黄忠抵达明水城后,观察到敌军凭借河流之险,对水路防御极为严密,但对陆路的警惕性相对稍低。
黄忠心生一计,他先佯装在陆路发动几次小规模的进攻,吸引敌军的注意力。陈武见黄忠主攻陆路,便将大部分兵力调往陆路防守。而此时,黄忠却暗中挑选了两千名水性极佳的士兵,乘坐小船,趁着夜色,顺流而下,悄然接近明水城的水门。
(本章完)
(https://www.eexsvv.cc/107077/36792264/)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