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 言情小说 > 晚明海枭 > 第332章 又见阮思齐

“总座,有船过来了。”石壁指向韩江出海口,一艘桅杆高耸的单桅帆船正迎风向定远号驶来。

    “去把高桥右卫门叫过来。”林海说的这人原本是李国助手下,他一眼就看出这单桅帆船是倭国的弁才船,上次去京都时在濑户内海看到很多这种船。

    弁才船是一种没有隔舱板的中小型尖底船,桅杆相对船体尺寸来说比较高,船上一般只挂一面没有下帆桁的布帆,通过将帆脚系在不同位置来吃风,逆风情况下驶帆效率较高,适合在风向多变的近海航行。

    高桥右卫门曾多次跟随李国助到广南国贸易,他闽南话也说得很溜,来到林海身边后说道:“总座,这应该是土伦町头人派来的船。”

    “土伦町,你是说那个地方吗?”林海指向韩江河口西岸的村镇,他知道自从丰臣秀吉开启朱印船贸易之后,东南亚各地就像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很多日本町,但却没想到人烟稀少的岘港竟然也有倭国人的社区。

    “没错,会安毕竟是河港,大船停靠不便。有些朱印船主到广南国贸易时,就会选择在沱囊海门停靠,然后派小船去会安。”

    高桥右卫门所说的会安就是广南国的海上贸易中心,在岘港以南约三十公里的秋盆江下游,距离秋盆江出海口大约有五公里。

    由于港口在内河河道上,纯靠风帆动力的大型海船要驶入并不容易,而且会安港的水深仅能接纳载重300吨以下的海船,像定远号这样的大船压根就停不进去。

    不过相对岘港来说,会安港有一个决定性的优势,那就是对内地的辐射能力更强。秋盆江被称为广南的母亲河,众多的支流连接了广阔的经济腹地,相比之下岘港的韩江就发源于附近的山峰,沿途均是荒无人烟。

    正因如此,广南国主阮福源在会安设立了海外贸易的管理衙门。该衙门隶属于令史司,一共有175人的编制,在沱囊海门也派驻有分支机构,负责接洽外国商船。

    半个世纪以后,南明将领杨彦迪、陈上川正是在此处接洽上了广南阮主。此后,他们率领部下前往湄公河三角洲拓殖,在异国他乡为不愿剃发易服的明朝遗民开辟了一处乐土,他们的后代也就是所谓的明乡人……

    乘坐弁才船驶向定远号的正是广南国派驻沱囊海门的一名令史,随行的还有土伦町的倭国头人以及几名通事。这些倭国人就相当于是广南海关的编外人员,他们以此处的海外贸易谋生,免费替阮主打工,好处就是获得了岘港的居留权。

    由于李国助前不久已经来此打过前站了,广南令史早已得到上峰指示,一旦接洽上金河国使者,就赶紧上报。

    于是他问明林海身份后,接着又问道:“贵使来我广南,是专为出使而来,还是兼做生意?是否要随在下一同前往会安?”

    这名令史的主要职责就是把外国商船引往会安贸易,不过林海是外国使臣,身份不同一般外商,所以他才有此一问。

    “本使奉金河女王之命,专为出使而来。会安水浅,本使就在此处等候召见如何?”林海这次带来的三条船都是全副武装的满员状态,定远号本就进不了秋盆江,纵帆船又装不了多少货,所以也没打算去会安贸易。

    “就依贵使之意。”广南令史看着定远号咽了一口唾沫,他可不是土老帽,濠镜的葡商经常来此贸易,从果阿去往长崎的甲必丹莫尔船队也偶尔在此停靠,盖伦船他熟悉的很,但侧舷炮多达40门的还是第一回见。

    令史一边叮嘱倭国头人好生招待林海,一边亲自去会安向上级报信。这倭国头人在海外交游甚广,和李国助、荒木宗太郎等人都十分熟稔,所以对金河国的海军实力早有耳闻,见到林海后自然也是百般巴结,甚至提出要设宴招待三条船上的所有官兵。

    出于谨慎起见,同时也不想让这位免费打工仔太过破费,林海婉拒了对方的好意,仍命石壁率海军官兵在船上守着,只带了一队贴身随从前去赴宴。

    宴会一直持续到晚上,过后那头人又派了两名倭女侍寝,林海带兵在外照例予以拒绝,就像在澳门时一样。

    为免主人家觉得自己不给面子,林海便提出明日想在土伦町游览一番。结果这破地方也没啥好逛的,此处一共也就60户人家,倭人的总数不过200来人,没两下就逛完了。

    之后,倭国头人把林海带到了一间庙宇,只见门口挂着的匾额上写有“松江祠”三个汉字。

    林海好奇问道:“这是什么庙?里头供奉的是谁?”

    头人叽里呱啦说了一堆倭国话,高桥右卫门在一旁翻译道:“总座,这是安南大将阮复的庙,一百多年前他奉安南国王之命出征占婆,因遇上风暴在此避风,结果却被国王以贻误战机治罪,死后就成了本地的神灵。”

    “原来是这样。”林海闻言点了点头,此处离阮主行营不远,算是广南国的核心区了,不过两个世纪前这里还是占城的领土,直到1471年才被后黎朝黎圣宗派兵攻占。

    但要是再往前追溯的话,越南中部的顺广地区在两汉时期还是天朝的日南郡,东汉末年开始被占城的前身林邑国不断蚕食,到南齐时才被撤销。

    至于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的交趾郡,更是自南越武王赵佗以来就在华夏治下,直到五代时期的南汉才算是独立了出去,之后就仅在明初设立过交趾布政司。

    林海浩然长叹一声:这老祖宗经营了千年之久的华夏故土啊,此生也不知有没有机会将其收回……

    几天之后,广南派员前来迎接使团,为首的正是上次出使金河国的阮思齐。

    阮思齐汉语说得极好,他到了沱囊海门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带林海去见阮主,而是提出要到定远号上参观。

    (本章完)

(https://www.eexsvv.cc/102358/138546150/)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vv.cc。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vv.cc